美国学者的一项研究表明,栓塞术能够有效治疗并发胰腺癌或行胰腺手术的假性动脉瘤,行血管造影时的血流动力学状况决定患者的总生存率。论文于2011年2月21日在线发表于《外科学文献》(Arch Surg)。
为了明确血管造影和经导管介入治疗在可疑内脏动脉瘤患者中的临床疗效,研究者对52例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纳入患者均于1978-2010年间在胰腺炎或胰腺手术后因可疑内脏动脉瘤接受了肠系膜血管造影,其中男性39例,女性12例。接受血管造影时患者平均年龄为66岁(21~89岁)。记录患者人口统计学、病史、血管造影结果、治疗和转归等资料。在51例患者中,27例伴有急性胰腺炎,22例伴胰腺癌,2例伴胰腺创伤。有假性动脉瘤的患者接受了栓塞术治疗。1例患者接受了支架植入。
计算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24小时和30天出血率以及24小时和30天死亡率,利用多变量分析确定与血管造影后生存率相关的因素。
结果显示,23例患者伴有涉及胃十二指肠动脉(7例)、肝动脉(5例)、脾动脉(5例)和其他动脉(7例)的内脏假性动脉瘤。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栓塞术,除外支架植入者)为100%。24小时和30天出血率分别为4%和17%。24小时和30天死亡率分别为0%和9%。血管造影结果为阴性的27例患者,24小时和30天出血率分别为0%和11%;24小时和30天死亡率分别为4%和21%。血管造影前需要应用大量血液制品与患者不良转归相关。
近期,美国心脏学会(AHA)发布了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相关事宜的科学声明,...[详细]
糖尿病与冠心病互为高危因素。当糖尿病与冠心病并存时,患者发生严重不良心血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