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学资源 > 【PDF】教育、治疗、监测三系并重论治糖尿病 - 医学资源下载

【PDF】教育、治疗、监测三系并重论治糖尿病 - 医学资源下载

2013-07-23 05:00 阅读:349 来源:爱爱医 责任编辑:爱爱医资源网
[导读] 【PDF】教育、治疗、监测三系并重论治糖尿病 - 医学资源下载 资源作者:lyszyyy 资源分类:医学 - 基础医学 资源属性:论文 资源售价:1 爱医币 资源大小:0.02M 关注入数:291 人
【PDF】教育、治疗、监测三系并重论治糖尿病 - 医学资源下载
资源作者:lyszyyy
资源分类:医学 - 基础医学
资源属性:论文
资源售价:1 爱医币
资源大小:0.02M
关注入数:291 人次
评论人数:0 人
下载人数:11人
上传日期:2012-09-04 05:11:09
【pdf】教育、治疗、监测三系并重论治糖尿病 糖尿病是生活方式病,具有疾顽难愈、变证百 出的发病特点。临证之时,不但要明于辨证,精于用药,施以系统性治疗,而且要注意糖尿病的系统教育和系统监测,这对于增强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兹就笔者三系并重辨治糖尿病的认识总结如下,请同道斧正。 l 系统教育,倡导“治未病”思想 “治未病”思想首见于《内经》,是《内经》防 治理论的核心,也是当今我们进行预防教育的理论依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说明“治未 病”乃上工之策。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对糖尿病认 识不足的现象,笔者注重以下防范措施。 l.l 未病先防,遏其未成在糖尿病发生前即采取 积极的预防措施,防止其发生。目前认为,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体力活动的下降、过度紧张 及肥胖等均是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预防本病的发生必须做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 起居有常”以及“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如此才 能“真气从之”、“病安从来”。也就是告诫全社会的人们从自身的角度,内养精神,外避邪气,节制饮食,控制欲望,调节情绪,劳逸适度,从而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对糖尿病易感人群更要提高防范意识,密切观察,遏其未成,防止其向临床糖尿病发展。对于有遗传病史,无明显原因而体重下降、口渴多尿、反复皮肤感染或会阴瘙痒、过度肥胖及反应性低血糖者应尽早进行糖耐量检查,发现异常及早治疗。如此,有望使早期糖尿病患者转变为糖耐量异常,而糖耐量异常者恢复到正常。正如《内经》所言:“上工救其萌芽”,“卒然逢之,早遏其路”。只要把握时机积极治疗,完全可以阻止糖尿病的发生及发病。 l.2 已病防变,截其未传糖尿病一旦发生,伴随 糖代谢异常而来的是各种致死或致残性的急慢性并发症。笔者认为,医患之间的密切配合,可以控制血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对于医者,不但要具备精湛的医术,给病人以合理的药物治疗,还要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相应的饮食、运动、心理 治疗的指导;对于患者,要客观地认识现有的医疗水平,通过适宜的药、食、体等综合治疗,积极配合医生,学会自我监测病情的手段和方法,制定适合自身情况的饮食和运动方案,了解各类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治疗的适应症和副作用,控制血糖,防止各类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立即下载: 【PDF】教育、治疗、监测三系并重论治糖尿病 - 医学资源下载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