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大三甲医院特需门诊开诊了!
2022-10-23 19:28
阅读:4312
来源:爱爱医
作者:爱爱医小编
责任编辑:爱爱医小编
[导读] 这种现象会成为潮流吗?
近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兰大一院)发布消息:位于该院门诊综合楼10楼的特需门诊正式开诊。据了解,在兰大一院的特需门诊楼,设有肝病科、心内科、感染科、口腔科等特色科室总共32个。而这些在特需门诊出诊的医生,全是兰大一院的顶尖专家,在临床上工作超过20年的他们,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专家要么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教授,有要么是甘肃省领军人才,要么是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阵容可谓十分强大。随着医改进程的不断加快,医疗市场竞争的加剧,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以特需医疗为代表的诊疗形式不断走进大众的视野,并受到不少医疗机构的青睐,其中不乏三甲医院的身影。据不完全统计,就今年下半年,除兰大一院,还有3家知名大三甲医院也开设了特需门诊。这三家医院分别为:首医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新街口院区、黑龙江省的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除了已经开诊的,还有正筹备开设的医院,比如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于10月17日发布消息称:经上级部门批准,医院“特需门诊”将于10月26日正式开诊,同时将依托医院雄厚的医技力量和特色服务,为特需患者提供预约专家个性化诊疗等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实际上,这些年特需门诊备受青睐的同时,争议声也一直持续不断。之前,钟南山院士的门诊,1200元挂号费,被有心人发到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去年,云南某医院VIP门诊310元的挂号费,也被网友吐槽是天价;更早之前,有部分医院的个别专家只在特需门诊坐诊,不出普通门诊;优先给挂特需号的患者看病等等,都刺痛了大众的眼睛。为此,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公立医院提供特需服务的比例不超过全部医疗服务的10%。2018年,上海也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医疗机构门诊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控制公立医院特需服务规模,提供特需服务的比例不超过全部医疗服务的10%,在职专家出特需门诊必须出非特需门诊,正高职称特需门诊与非特需门诊出诊次数(每1个半天为一次)比例不得高于2:1;副高职称不得高于1:1。此后,越来越多省份开始重视,纷纷发布相关规定,对特需门诊的专家们出诊时间、频率等都做了要求,同时强调不能诱导或强制患者选择特需医疗服务,出席特需门诊的专家,也必须出诊非特需门诊。当然,也有人表示:设立特需门诊挺好的,可以体现出医疗的实际价值,也能分流出一部分收入高的病人,另外对病史比较长,比较复杂的病人,可以有充分的诊疗时间。再者,现在普遍的现象是看病5分钟,排队两小时,虽然医院已经在尽力做调整,但效果并不是很好。而特需门诊不需要排队,轻松解决了排队的困扰。我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听到的一切都只是一个观点,不是事实;我们看到的一切,都只是一个视角,不是真相。我想用来形容关于大家对特需门诊的看法,最合适不过。我们每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所表达的观点自然也有偏差。但,不管是什么样的观点,我们期待的也只是医患两者间的平衡!我想,大众所盼不过是一个公开透明的价格机制,以及看病公平罢了。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