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暴露?儿科医生举报李冰冰视频引争议!
2021-12-23 14:13
阅读:4863
来源:医护多
作者:爱爱医小编
责任编辑:爱爱医小编
[导读] 举报被滥用、被污名,举报者的个人信用形象也被耗散。
我不喜欢范冰冰,但我喜欢李冰冰。因为两个人虽然都叫冰冰,但李冰冰相对于范冰冰来说,更多了一份熟女的韵味。韵味比漂亮迷人,漂亮是天生或后天雕琢。但有韵味的女人就像一瓶好酒,需要窖藏多年酝酿,才能开坛即香,经得住细品。李冰冰年已五旬。这个年龄的女人,多已被岁月锤打的油腻不堪。但是李冰冰却依然凹凸有致,风韵犹存。自信的女人才美丽,美丽的女人也自信。李冰冰入驻抖音后发了第一条视频,并幽之一默地说,没关注她的人是用“世界上最让人寒心的借口”做了“世界上最遗憾的事情”。贾平凹说,女人来到这个世上就是为了贡献美的。李冰冰以五十高龄现身说法,向世人证明,只要拥有自信,岁月亦不败美人。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入驻没几天,她就被一位儿科马医生在凌晨1:37给举报了。举报的理由是李冰冰衣着过于暴露,他作为儿科医生,与孩子接触较多,担心她这样过于暴露的穿着,会对孩子们产生不良影响和错误引导。又随后,马医生也发了一段视频,称李冰冰是被自己举报的。但是,李冰冰毕竟是具有极大影响力和粉丝体量的公众明星人物。这一对她的衣着打扮被举报事件,瞬间引发了剧烈的争议。再随后,李冰冰被马医生举报而“错杀”的视频又原封不动的被解封了。而马医生的那条称自己举报李冰冰成功的视频,却被封禁了。12月20日,李冰冰工作室发表声明,呼吁大家彼此尊重,不要因为个人喜好而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并严肃表示,已经对诽谤李冰冰的涉嫌侵权行为进行取证,后续将委托律师通过法律手段追究相关的法律责任。这么一桩乌龙举报事件,被快刀斩乱麻的画上了休止符。接下来,可能就是马医生与李冰冰对簿公堂,一决正负了。对于这一举报事件,我谈两点个人看法,仅供大家探讨:“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胳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 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国人的想象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鲁迅一百多年前的话,如今读来,一点都不过时。一位五十来岁的女演员,穿一件稍稍低V衣服,竟然就能让一名儿科医生联想到少儿不宜,这不是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是恰如鲁迅所说“中国人惟在这一层能如此跃进”。这件事让我想起了多年前范伟小品中的一句话,“一名厨师不研究菜谱,专门研究起兵法来了”。一名医生,特别是儿科医生,不醉心于医学知识,却半夜三更不睡觉,沉迷于抖音这种算法茧房的“奶头乐”平台,既没有意义,也浪费了时间,更有损于身体健康。儿科医生是特别辛苦的一个群体。又由于特别辛苦,肯踏入的医生不是很多,所以儿科医生奇缺,队伍建设哪家医院都比较薄弱,已经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也因此,前几年每到此时,多地多家儿科医生因为负荷过重而累到,最后医院不得不暂停儿科门诊。作为同行,我真心希望马医生,马老师能够充分利用难得的休息时间,特别是深夜时分,放下手机,抓紧补觉,把身心调息好。切不可凌晨一点半还在拿着手机刷着抖音,这样对手机不好。就拿中国名著《红楼梦》来说吧,鲁迅就曾尖锐指出:一部红楼,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古人云:智者见智,淫者见淫。可见,这个世界上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说句实话,我看李冰冰那则视频穿着得体,言行端庄,并没有所谓的什么不雅穿着。我敢肯定的说,即便孩子看到这样的美阿姨,也不会对给他们带来什么不良影响。说句实话,社会里的任何人,包括孩子,都不可能生活在一个无菌的环境,通过网络确实更容易接触到不良信息,但是不良信息和普通信息的区别,我们一定要弄清楚,不能你看什么不顺眼就觉得是不好,就认为是不良。如果秉持这种逻辑,那就主观主义了。以为了孩子之名去举报,的确是一个“高大尚”的理由,也因此,籍此之名举报越来越多。前段时间,迪迦奥特曼就被众多孩子家长接连举报下架。这类家长认为孩子对奥特曼的理解是很能打,什么都不怕,甚至还会模仿他的动作、充满了暴力,造成了很不好的榜样,所以家长们都呼吁控制动画片尺度。结果,没被怪兽打败的奥特曼,却被不明原因的神秘力量打败了。在汹涌的反对声音中《迪迦奥特曼》内容被删减了许多,中间空了不少集后,才重新上架。类似情况,不久前在北京环球影城也发生了。环球影城被誉为社交牛批症的威震天也被人举报了。举报的原因是因为一句经典反派台词:愚蠢的人类。我有时就在想,如果按照这些举报者的心态,《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不是也逃不掉被举报的命运?因为他经常说“吃俺老孙一棒”,你看,这太暴力了吧!生活经不起端详,现实也经不住细想。一细想,有时候,现实就真的比段子还要段子。说句实话,最近两年动不动就举报的风气实在是太严重了。现在举报的方式更是线上线下全覆盖,看似方便了,但实际上却导致了很多副作用。正当举报是一种个人的权利,滥用举报是一种社会病态。举报被滥用、被污名,举报者的个人信用形象也被耗散。他们的逻辑其实就是,只要你不让我舒服,我就举报你;只要你引发了我的不适,我就举报你;只要你不符合我的世界观和审美,我就举报你。这就是完全的以个人为中心,全然不顾他人也有着一样权利,有权在这个世界上活出自己的模样,而不是屈从于整整齐齐、千篇一律。当然,即便有那么一小撮的人,动不动就祭出举报大旗,其实倒也没有什么可担忧的。只要世间尊重多元、理解差异的共识还在,只要包容开放的主流心态还在,那么就没有什么可怕的,那些匪夷所思的逆流举报只不过徒添笑料罢了。借用一句经典台词,“人应该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举报也同样,是建构网络公共领域的目的,而不是滥用私利,满足私德的手段。
医者仁心,仁者无敌!我们不是活在玻璃心的假想世界里,不要让一己之见,成为对付他人的武器。
来源 | 医护多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