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股骨头骨软骨病的不同手术方法?
2018-05-23 08:41
阅读:1249
来源:骨科主治医师870问
作者:人***天
责任编辑:人间四月天
[导读] 评价股骨头骨软骨病的不同手术方法
(1)滑膜切除术:可用于股骨头骨软骨病I、Ⅱ期的病侧年龄在10~12岁以下的儿童;早期的Ⅳ期病例;头有扁平畸形或半脱位的病例,除行彳滑膜切除外,应同时行骨盆截骨术,使头完全被髋臼所包容,以利于头与髋臼的相互塑型现对滑膜切除术的评价:以往认为滑膜切除术可改善股骨头血运,同时还可降低关节腔的压力,促进坏死的股骨头自然愈合,缩短病程,是疗效较高的手术方法。现今有学者认为此种手术并未有效的促进股骨头坏死修复,还增加了关节的损伤,易引起关节活动度受限,甚至强直的可能,因而应引起注意。现认为此种手术方法在所有治疗中疗效是最差的。
(2)血管植入、带血管蒂或带肌蒂骨块移植术:此类手术是出自于增加股骨头骺血循环的理论而实施的手术方法,目前尚有被多数人所公认,手术治疗的效果亦欠满意
(3)头颈钻孔减压、钻孔加植骨等手术:目前认为这类手术方法优良率略高于非手术治疗。
(4)转子间旋转截骨术:现认为是治疗股骨头骨软骨病疗效最佳的手术方法。疗效好的原因是:①增加股骨头在髋臼内的包容。②旋转截骨后改变了股骨头的受力点,术后负重时,关节外的压力和盆股肌的肌力将均匀地分布在股骨头上,有利于股骨头、臼的正常发育,并保持关节面的营养,防止退行性变。③转子间截骨术是在关节外进行,不影响原有关节功能。截骨后,截骨端修复期间,周围丰富血运和关节囊充血,滑液增多等可增加骺端软骨的营养,**骨骺和血管的再生,有利于头骺的自然修复。④截骨术能减低骨内压,达到消除患髋疼痛和有利于坏死股骨头的吸收及新骨的生长修复。⑤Ⅳ期患者转子可明显高耸,影响髋外展功能。旋转截骨能增大头与大转子距离,增加外展度及臀肌力量,故可减轻跛行。
(5)骨盆截骨术:近年对Ⅳ期股骨头骨软骨病多数学者认为骨盆截骨术明显优于其它手术。国内学者采用改良的Char骨盆内移截骨术,内移骨盆加大髋臼的覆盖度。截骨后所嵌入植骨呈方形,从而增加远端骨块的翻转角度和减少患肢缩短畸形。足够的髋臼包容有利于股骨头良好生物性塑型,同时也维持了头在髋日内,髋关节活动基本正常。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