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关一家以活熊取胆为主业的企业是否应该上市在社会上引发激烈讨论。对于社会上质疑活熊取胆过于残忍的说法,中医药协会会长房书亭回应称事实远非如此,熊被取胆不仅不痛苦,相反还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而针对很多人以保护动物为理由反对该企业上市,企业的创始人更是语出惊人:反对他们就是反对国家。这些话听起来似乎有些无厘头,但其背后的逻辑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却是大行其道。
活熊取胆的做法笔者没有亲眼见过,房书亭倒是“眼见为实”,据他的说法,这根本就不残忍,熊不但没什么异样,取完胆汁之后还能痛痛快快地玩。之所以如此,关键原因在于技术上已经大有改进。难道熊就真的这么熊?熊作为形容词的含义就来源于此?被人取了胆汁还很舒服!看到这样的说法,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媒体上总能看到这样的新闻,某地发生矿难或者事故之后,一些地方官员在面对媒体的时候总喜欢说这样的话:遇难者家属情绪稳定。在镜头面前这些家属的确没有呼天抢地,但他们真的是情绪稳定?显然不是,亲人已经遇难,冰冷的尸体就在面前,置身于此,情绪还能稳定?而情绪之所以“稳定”,背后有怎样的操作处理这些官员心理很清楚。
熊恐怕也是如此,何况熊还不会说人话。据参观过活熊取胆演示的记者转述,熊在被取胆时的确稍显安静,但基本上是有食物诱导。至于有没有其它的处理,相信有关人员心理也清楚。其实,将钢管插进熊的体内,然后将胆汁抽出来无论如何也谈不上舒服。可以进行一个不太恰当的类比,以献血为例,虽然献血只要在量上进行控制不会影响健康,但将针管插进血管然后将血抽出来这一过程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说是很舒服。因此,如果说“情绪稳定论”是强奸了家属的民意,那么房书亭的“取胆舒服论”则是强奸了熊意。
“强奸熊意”已然不厚道,“反对他们就是反对国家”这种无限上纲上线的论调则更为险恶。中药协的相关人员还表示,在反对活熊取胆的背后有西方利益集团的黑手,目的是削弱中药竞争力、为西方利益集团垄断中国肝胆用药市场谋取更大利益,但却拿不出证据。这种偷梁换柱的做法本想占据道义的制高点,一旦成功上纲上线,对其进行攻击就失去了正当性。此举并不陌生,比如,去年邻国日本发生地震之后,有媒体报道称日本民众在地震之后秩序井然,结果这样的报道在网络上引发很多人的非议。但当我们去批评这些人不够理性时,其反击之词就是类似的报道“不爱国”。实际上,这完全是一种就事论事的报道,与是否爱国根本没关系。我们也真不知道,这么一家活熊取胆的企业如何能与国家划上等号,又何德何能足以代表国家?反对活熊取胆怎么又扯上了削弱中药竞争力?当下,弘扬包括中医药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潮流,但尊重并保护动物的权利使其免遭虐待也成为越来越多人所接受的价值观。如何在弘扬传统文化和尊重现代价值观之间找到平衡,这值得我们进行理性的讨论,“强奸熊意”和无限上纲上线的做法显然无助于此。
推而广之,随着社会更加多元,各种争论越来越多,只有理性对待而非践行活熊取胆支持者的逻辑才真正有利于共识的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