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视角 > 医生如是说:庆幸自己的父母是医生

医生如是说:庆幸自己的父母是医生

2016-03-23 18:12 阅读:4317 来源:环球医学 责任编辑:谢嘉
[导读] 经常有人说,家人如果当医生,会好处多多,比如,可以照顾家人健康,看病不用发愁。真实情况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成长在一个医生家庭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一位医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医生家庭的酸甜苦辣。

    经常有人说,家人如果当医生,会好处多多,比如,可以照顾家人健康,看病不用发愁。真实情况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成长在一个医生家庭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一位医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医生家庭的酸甜苦辣。

    (以下为医生自述)

    我的父母都是医生,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实在太多了,我常想记录下来,可总是转眼就忘了。今年的春节,当我看到65岁的父亲为了抢救病人而缺席了年夜饭,母亲刚做完心脏介入手术,身体还很虚弱时,我忍不住掉下了眼泪……

    同学们羡慕我“阔气”

    上小学的时候,我是同学们眼中很“阔气”的小孩儿。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的手里总有零花钱,同学们都很羡慕我。

    我父亲是三甲医院神经外科的医生,母亲是三甲医院急诊科的医生,每天忙得根本顾不上我。我的早餐和午餐是需要自己解决的。每天早上出门前,都会听到他们这样的叮嘱:“这是今天的餐费,不可以买零食。早餐、午餐要准时吃,另外,那个某某小吃店,不要去了,不卫生……”

    现在想起来,那些画面仿佛就在眼前。可同学们哪里知道,每当我看到他们回家吃饭,自己却只能走进小餐馆时,心理还是挺孤独的。

    我比其他孩子更“淡定”

    我每天放学后写作业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父亲的医生殖器班室里度过的。我的作业本旁就是头骨标本,抬头就是泡着福尔马林标本的瓶瓶罐罐,对于我来说——“这都不是事儿”.

    有一次,妈妈夜班,爸爸在家,睡梦中的我突然醒了,看见爸爸房间的灯亮着,心想爸爸一定还在查文献、写文章,就想去看看爸爸。当我推开房门才发现,桌前灯下根本没有爸爸的身影。我慌了,发疯且满怀希望地到每个房间去找爸爸,特别希望就在我推开房间的一瞬间,能听到爸爸的声音。但是这个真没有!我到现在都记得自己嚎啕大哭的声音,那穿透力,估计上个“***”应该没问题。

    原来爸爸接到了医院的抢救电话,赶到医院去为一个脑外伤的病人做急诊手术去了。终于,我哭累了,脸上挂着泪又睡着了。但是从那以后,我就淡定了,对这类事情也司空见惯了。

    从没“正式”看过病

    说到这儿,我还是很自豪的,一般的病,我的父母都可以解决,包括各种外伤的处理及缝合,甚至骨折,以至于我的身上至今留有他们当初各种飞针走线的印迹。

    可是,作为一个小女孩,我从未体会过其他孩子生病时父母的那种百般呵护。无论我生什么病不舒服时,得到的回答永远都是“没事儿”,他们从抽屉里拿出点药塞到我嘴里就OK了,顶多再带我到医院打个针、输个液。反正永远得不到一次正式看病的“待遇”.

    我继承了父母的心愿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长大了,要报高考志愿了。我的志愿就是不学医,我太清楚这个职业的高风险、高付出。但是“胳膊是拧不过大腿的”,父母还是给我报了医学院。

    2010年、2011年,父母先后到了退休年龄,但是还是被医院返聘了。记得那天我问:“妈,退休了为什么还要干呢?您就不能趁着还能走得动,出去玩玩?”

    妈妈说:“拿了一辈子的听诊器,听诊器是放不下了,拿着它就觉得自己还能治病救人,心理踏实。”

    我转回头问爸爸:“爸,那你呢?”爸爸看着窗外说到:“我得加强锻炼了,争取在保证手术安全的情况下,把手术刀拿到70岁。”

    一辈子给病人交代病情 有一天交代自己的病情

    2013年6月,妈妈生病了,乳腺癌。我相信这对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是天塌下来的噩耗,但是医生家庭的我们虽然担心,但都隐藏在心中,表面都十分镇定。妈妈住院的前一天,我和妈妈躺在一张床上,聊着天,其实我已经很久没有和妈妈这样聊天了。我尽量挑一些轻松地话题,因为我知道妈妈虽然是医生,但是这时的她一定也会紧张、害怕。

    可是刚聊了一会儿,妈妈的话题就转了过来,那是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她说:“明天我就要手术了,我把情况和你交代一下,三种可能:一是良性的,这是最好的;二是恶性的,术后需要放化疗;三是任何手术都有意外,有可能下不了台……”听到这儿,我再也听不下去了,眼泪已经流了下来,但是我要控制,决不能让她看到,于是我以给她买水果为由,逃了出来。一个一辈子给病人交代病情的医生,现在居然是在向女儿交代自己的病情,我的眼泪似开闸洪水肆意流淌……

    辛苦了大半生 父母无怨无悔

    手术持续了将近8个小时,爸爸就在手术室门口站了8个小时。我看到了一个身经百战的外科医生面临自己亲人疾病的无助。

    手术成功了。那天我和父亲在病房陪母亲,突然随着一阵嘈杂的脚步声,一个陌生的面孔闯了进来,还没等我们说话,那人说了句“对不起,走错了”就退了出去。还没关上门他又转身回来,紧紧盯着父亲:“您不是武大夫吗?”父亲愣住了,那人紧接着说:“我的爱人就是十年前您给做的手术,现在一直不错,谢谢您救了她,救了我们全家。”“啊?这不是……”父亲想起了这个十年前车祸脑外伤的病人。

    就在这一瞬间,我突然明白了父母退休还是放不下听诊器和手术刀的原因,理解了父母也希望我当医生的原因。这就是医生的价值,我的父母这辈子虽然为当好一名医生付出了太多,但是他们无怨无悔。

    我自豪我的父母是医生,我庆幸我不仅仅是医生的孩子,自己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

    相信每位医生都会为这位医生的故事动容。当医生就意味着要为患者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也意味着要对家庭做出许多牺牲。如果得到家人的支持和理解,那么医生就不觉得孤独。在医生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从小就受医学熏陶,更容易对医学产生兴趣,也更理解医生的不易。即便不从医,他们也拥有其他孩子所没有的特殊记忆,也比一般孩子早懂事、早成熟。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