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霍勇:表彰原创研究树立创新之风

霍勇:表彰原创研究树立创新之风

2016-02-23 00:01 阅读:1016 来源:医学论坛网 责任编辑:谢嘉
[导读] CSC前任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创新的重要性愈显突出,创新是国家的未来,也是行业的未来,更是心血管学科的未来。众所周知,尽管我国GDP增长迅速,但我们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将面临危

    CSC前任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创新的重要性愈显突出,创新是国家的未来,也是行业的未来,更是心血管学科的未来。众所周知,尽管我国GDP增长迅速,但我们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将面临危机,这种危机不仅体现在宏观领域,也体现在心血管微观领域。

    直到今天,医学诊断和治疗方法、药品和器械基本都是国外研发,我们缺乏***知识产权的产品。2015年屠呦呦“青蒿素”研究获“诺贝尔医学奖”,对我们是鼓励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就青蒿素而言我国只是廉价的上游原材料产地,利润丰厚的下游部分基本被国际医药巨头把控。我国在创新成果转化方面还非常欠缺。同样,我国心血管学科在临床诊疗水平上并不比国外差,但在原创研究方面差距显著。

    为了鼓励心血管医学创新,CSC与CMT联合推出“2015年度中国心血管领域优秀临床原创研究回顾与评选”活动,这不仅是对创新成果的表彰与鼓励,更重要的是树立创新风气。

    今年的活动也有遗憾之处。第一,评选来源。此次活动入选的主要是发表在国际高影响因子学术期刊的文章。不得不承认,获得国外同行的肯定是目前临床研究的“游戏规则”,但这并不能代表中国创新的全部,“青蒿素”研究就是很好的例子。希望今后我们能建立更好、更客观的创新成果评价体系。第二,评价标准。从临床研究到成果转化需要一个过程,我们评选的研究未来的推广应用还是未知数,希望研究成果能得到转化,最终惠及广大患者。第三,评委组成。本次活动由CSC委员会及青委会组成评审团,大家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很高。由于各方面因素所限,未能纳入更多专家意见,今后需要进一步扩大评审团的代表性。

    虽然2015年度评选活动并非完美,但终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家的共识与认可,希望该活动能得到延续,形成一种氛围,让创新成为一种自觉意识。

    每年我参加以色列国际心血管创新大会(ICI)都感受颇深。以色列以其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发达的高科技产业而闻名,整个国家人口不足一千万,但与医疗器械创新相关的公司却接近800家,很多医生参与其中。与ICI合作的中国心血管创新大会(CIC)已举办了2届,会议只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向以色列学习,积极呼吁临床医生加入创新队伍,因为创新的源泉一定是在临床实践之中,企业和研发机构永远无法像医生那样了解临床需求。我们需要me-too与me-better类创新,但更呼吁从源头上创新。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