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万年前,人类起源于非洲,靠自身免疫力战胜着疾病,繁盛至今。近百年来,随着医学的急剧进步,医生救治了千千万万本该逝去的生命。医生的治疗,是顺天意,还是反自然?上海某医院胸外科主任王强认为,医生逆天是对也是错。这是为何呢?您认可他的观点吗?
王强:医生逆天是对也是错
古时候,人出生,病相伴,左拐死右拐死莫名其妙死,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儿。当今看来微不足道的小毛病,在古代就可以轻轻松松夺走人的生命。疾病淘汰弱者,失去生命的个体非常不幸,但有利于人类种群的进化。生存下来的强者,产生抗病基因,遗传给下一代,代代淘汰,代代优化。最具毁灭性的疾病瘟疫,无论多么凶残,哪怕摧毁了几乎整个人类,只要有万分之一的幸存者,大浪淘沙,生存下来的都是优良进化基因,数年后人口依然能繁茂起来,人口的再次繁茂,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螺旋式的上升,此人类,不再是彼人类,而是新基因人类。劫后余生的人类,疾病自愈能力大大增强,现代人的免疫力就是这么形成的。
按部就班地,人类的免疫力逐步提高着。但是,近百年,突然的医学进步,干扰了这一进化过程。医疗水平的提高,有效减少了疾病对人们的残酷杀戮,但过度医疗也会阻止人类免疫力的进化,或许,更甚会将人类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击退到远古之前,使得抗病基因的百万年进化功亏一篑。
天降疾病,本意是适者生存,优化人种,但有时天也难免犯错,需要医生帮一把纠正天的失误。微病不治、小病小治、大病才大治,医生如此小小地逆天,是在不损害人类免疫力的前提下,治疗人们的疾病,也是对天的错误的修正,天心欢喜,有朝一日会册封医生为“逆天大圣”。该逆时逆,该顺时顺,张弛有度,不治不该治之“病”,譬如小小感冒,让小病飞一会儿,让免疫进化一会儿。医生的这种“逆天”行为与社会、与人类是有益的。
但在某些“疾病”面前,袖手旁观、静观其变、无为而愈也许更好,但有些医生不该出手时出了手,导致过度医疗,例如抗生素的滥用,违背了人类免疫力遇挫更强的自我进化规律,会使未来的人类变得弱不禁风。微病也治、小病大治,表面看是手到病除、疗效斐然,实际上对病人的将来,对将来的人类,造成药无效、医难治的局面,惩罚也许万年后。而医生这种“逆天”行为与社会、与人类有害无益。
医生逆天,是对也是错。对是对在,适度治疗,治好了个体疾病,又不干扰种群进化;错就错于,过度治疗,扰乱免疫力进化,遗害万年后人类的生存。
抗生素滥用导致的种种恶果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应光国课题组最近公布最新研究结果发现,大陆2013年抗生素用量惊人,一年使用16.2万吨,约占全球用量的一半,其中52%为兽用,48%为人用,超过5万吨抗生素被排放进入水土环境中。
课题组对大陆境内主要河流做了10年调查,根据58个流域各类抗生素的使用量、排放量等,绘制出抗生素污染地图。从污染地图颜色可发现,广东、江苏、浙江、河北等经济相对较发达地区颜色较深,意味着是污染重灾区。在人口较密集的东部,抗生素排放量密度是西部流域的6倍以上,且大陆河流抗生素浓度,是意大利、美国和德国的34倍、2.5倍和15倍,排放强度以珠江流域、海河流域、长江下游流域为最高。
另外,大陆医疗滥用抗生素也非常普遍。应光国说,大陆中小医院、药店及畜牧养殖业未控制抗生素用量,一些医生极度依赖抗生素,不但可取得立竿见影的疗效,还可拉动医院的经济效益。根据调查,大陆民众人均抗生素用量是西方国家的5到8倍。
多数人误以为抗生素可以治疗一切炎症。实际上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炎症,而对由病毒引起的炎症无效。人体内存在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如果用抗生素治疗无菌性炎症,这些药物进入人体内后将会压抑和杀灭人体内有益的菌群,引起菌群失调,造成抵抗力下降。
而传染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表示,滥用抗菌药将导致耐药菌,也就是“超级细菌”的肆虐。
事实上,抗生素滥用只是当前常见的过度医疗之一。过度医疗包含过度检查、过度用药和过度治疗。这些“过度”对国民的精神与身体造成危害是深远的,是不应该而且是要制止的!过度医疗,如同环境污染,应引起医生们的普遍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