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药资讯 > 脓毒症免疫抑制期或可考虑不同治疗方案

脓毒症免疫抑制期或可考虑不同治疗方案

2011-12-23 08:51 阅读:1930 来源:爱唯医学网 责任编辑:申琼鹤
[导读] 据12月21日出版的《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的一项报告,在脓毒症的自然病程中,患者由最初阶段的高炎性反应发展至免疫抑制状态,即临床医生所熟知的细胞因子风暴。 安全度过脓毒症早期的患者往往发生院内感染和潜伏病毒激活,而引起院内感染的微生物通常对免疫

    据12月21日出版的《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的一项报告,在脓毒症的自然病程中,患者由最初阶段的高炎性反应发展至免疫抑制状态,即临床医生所熟知的“细胞因子风暴”。

    安全度过脓毒症早期的患者往往发生院内感染和潜伏病毒激活,而引起院内感染的微生物通常对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不会产生影响。因而,有人推测脓毒症患者可能由最初的高炎性反应期发展至免疫抑制期,但目前对该假设存有争议。为此,华盛顿大学医学系的Jonathan S. Boomer博士及其同事对40例手术或ICU治疗期间死亡的脓毒症患者和29例非脓毒症严重疾病患者脾脏和肺组织细胞进行分析,以评估患者免疫状态。对照组织来自器官捐献者、急诊脾切除创伤患者以及接受肺叶切除治疗的肺癌患者的非肿瘤受累肺组织。脓毒症病因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腹膜炎、坏死性筋膜炎、腹膜后脓肿、血管导管感染、尿路感染、盆腔脓肿以及骨髓炎。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脓毒症患者脾细胞体外刺激细胞因子生成功能明显受损。脓毒症患者脾细胞5 h时的细胞因子分泌量低于对照组的10%。虽然多数脓毒症患者的脾细胞在22 h时细胞因子分泌有所恢复,但也仅为对照组的1/3。所有被检细胞因子以及各亚组患者(脓毒症持续时间、患者年龄、皮质激素使用与否、患者死亡时营养状况)的结果均与上述结果一致。研究者发现可能存在多种脾细胞免疫抑制机制: T细胞CD28等刺激性分子减少、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抗原提呈细胞缺乏、抑制免疫功能的抑制性配体表达下降、髓系抑制性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等抑制性细胞过量。脓毒症患者肺组织也呈现明显免疫抑制,特别是肺泡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抑制性受体和配体过量表达。

    研究者指出,大多数脓毒症治疗药物是针对最初阶段的高炎性反应状态,以阻断炎性反应和免疫活化为主。如果在脓毒症早期使用,这些药物或许有效,但在晚期(即免疫抑制期)使用则反而有害。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确定免疫抑制期脓毒症患者并给予白介素等免疫促进剂治疗或许是可行的。但该研究存在样本量较小以及脓毒症和对照患者异质性等局限性。此外,营养不良或可对宿主免疫产生影响。研究者强调,该研究仅作为临床前与早期临床结果的桥梁。基于多种原因,应谨慎看待该研究结果。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病理学系的Peter A. Ward博士在随刊述评中指出,研究者证实了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下降的一系列细胞学变化,下一步工作应探索是否可通过白介素等免疫促进药物逆转免疫抑制。该研究结果凸显了对脓毒症深入了解以及新治疗策略的迫切要求。

    原文地址:http://portal.elseviermed.cn/107/8481/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