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圣安东尼奥乳腺癌大会(S**S)上两位研究者展示了他们关于**可疑病灶探测方法的初期数据。手术时**隐匿性病灶的诊断确实需要更好的新方法。
两位研究者表示他们的方法是通过一人使用磁性示踪剂,另一人使用电磁反射器实现的,这一方法可以解决现有的线导或放射性核素引导方法的一些弊端。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的皇家外科医师学会会员 Muneer Ahmed 表示,全球每年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新诊断的乳腺癌是隐匿性的,这一数据可能还在不断上升,这是因为更大的筛查项目的开展和更先进的方法的应用,如 MRI,这将有助于发现临床上隐匿性病灶。
目前,最常使用的方法是线导定位(WGL),这一方法尤为受限于当天线的布置和手术切除部位,还因其存在的技术上的难题导致再切除率高达 50%.因而,显然有必要尝试和发展一项新的替代技术。
放射性粒子技术的发明者和专利拥有者 Charles Cox 博士说,放射性核素技术的出现已解决了 WGL 的一些弊端,但是该技术也有很多局限。
南佛罗里达大学医学院的 Cox 博士说,放射性物质在定位肿瘤方面的贡献巨大,但是放射性物质的日常管理存在不少问题,且人们对放射性物质也有恐惧的心理。
大会上,Cox 博士展示了 SAVI 侦查手术引导系统(Cianna Medical Inc. 产),该系统在手术时通过瘤内电磁波探针的植入来定位隐匿性**肿块,该探针的植入是在超声或钼靶引导下完成的。
隔壁的宣传海报是 Ahmed 博士的研究,他展示了 MagSNOLL 研究的初步数据,该研究是最早术前 1 周通过超声引导将氧化亚铁磁性示踪剂(0.5ml)注入隐匿性**病灶处。在手术时可以使用手持式磁力仪检测到示踪剂。
最初 20 例隐匿性病灶的 MagSNOLL 研究表明磁性示踪剂技术可以探测到所有患者的病灶,其中只有两例需再行切除术,这是因为阳性切缘的出现。
磁性示踪剂的另外一大优点是其也可用于定位前哨淋巴结(SLNs),尤其是结合专利蓝染料一起使用时。
Ahmed 博士的研究表明,磁性示踪剂可以探测到 85% 的 SLNs,但联合蓝染料则高达 97%.
Cox 博士的研究共有 24 例在超声或钼靶引导下瘤内放置电磁反射器的患者。平均于术前 1.1 天放置反射器,在手术室通过手持设备和控制台来接收探测反馈信号。
有 7 例行切除活检,17 例行**切除术,反射器和隐匿性病灶都被成功去除了。
最后的 19 份病理报告显示,所有行切除活检患者的病理为良性,行**切除术的 12 例患者有 11 例边缘切除赶紧。只有 1 例有阳性边缘需再切除。
Cox 博士期望他的研究技术能应用于所有的隐匿性**活检流程中。但是最大的问题是这一技术的花费是多少?紧接着下一个问题就是怎样推向市场和获利。
两项研究的材料和设备都已满足各自国家管理部门的要求,因为已在乳腺癌或者其他治疗中使用了。并且两项研究的研究者都打算扩大他们的研究。
肺癌已成为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别占比19.59%和24.87...[详细]
在我国,肺癌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首位,约为46.08/10万,占所有恶性肿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