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导致超级细菌的出现,使感染病已经面临无药可用的挑战。为此,中国开始史上最严厉的整治抗生素不合理使用乱象
抗生素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我们将进入“后抗生素时代”———世界重新面临没有抗生素的境遇,无药可用。
“现在可以说没有新药了,感染病已经面临无药可用的挑战。”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马小军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未来10年,全新的抗菌药物不会超过3个,而且是在研发阶段、未必会上市,因为有可能会失败。
这就是细菌耐药性的结果———由于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加速了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一些有害的细菌对原打算杀死它们的药物不断增加的抵抗力,就是耐药性。
英国耐药性监测实验室主任利弗莫尔博士这样描述“后抗生素时代”———其实情形很好想象,和抗生素出现以前相差无几:所有腹部手术将风险骤增,因为腹膜炎将难以控制;切除一根发炎的阑尾将变成性命攸关的大手术,因为细菌很可能会进入血液,引发危及生命的败血症。
2011年11月10日,卫计委医政司赵明钢副司长公开表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已经进入最终修订阶段。
今年4月,历届最严的一次抗生素专项治理整顿工作也在全国展开。一些硬指标已基本实现:三级综合医院抗生素的种类原则上不得超过50种,二级综合医院抗生素种类原则上不得超过35种,门诊患者抗生素使用率控制在20%以内,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要控制在60%以内。
尽管规范使用抗生素的脚步正在加快,但感染科医生专业队伍的建设缺失以及缺乏质量可靠的临床微生物的支撑团队,是不合理用药的重要基础性缺失。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虽然不能遏制已经出现的耐药菌,但可以延缓和减少耐药性的出现,也为开发新药留出时间。
超级细菌魅影
2008年,任何一种抗生素都无法杀死从一名瑞典病人身上采集的肺炎克雷伯杆菌。更可怕的是,使肺炎克雷伯杆菌具备这种强大能力的基因可以轻易在不同细菌间传播。
早在2000年,纽约大学Tisch医院微生物实验室,就从一位接受重症特护的患者身上分离出肺炎克雷伯氏菌。
因为耐药菌越来越多,上世纪末,死于感染的人数上升至2000万人。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世界死于感染的人数每年为700万人。
2010年,欧洲有25000人死于抗药性细菌感染。
对于致病细菌,我们真的到了无药可用的地步?
“有时候的确是这样,就是泛耐药细菌的问题。实验室研究证实,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只对极个别抗生素有效,如多粘菌素B,但这种抗生素国内临床上没有。”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刘正印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在2009年,刘正印遇到了一名感染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患者。
这位21岁的女孩刚刚接受了肺移植,医生就在她的胸水和痰液中发现了高度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
“它能抵抗我们手头的几乎所有抗生素。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仅对多粘菌素敏感。而多粘菌素是一种很老的抗生素,由于对肾脏有严重的损伤,早已退出市场。”刘正印说,即便找到多粘菌素也无法使用,因为病人患有肾功能衰竭。
这名女孩13岁时,就被诊断出患有极易受到细菌感染的疾病———肺部囊性纤维化。因此,在过去8年,她一直在使用各种抗生素。
大量抗生素的使用,使女孩的体内产生了多重耐药性细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超级细菌”。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亚药理学会和英国药理学会主办的澳-英联合药理...[详细]
2月28日,GW制药宣布美国FDA授予该公司用于治疗儿童Lennox-Ga...[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