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神经内科医学进展 > 失读症患者中有缺陷的大脑连接?

失读症患者中有缺陷的大脑连接?

2013-12-23 14:38 阅读:1918 来源:lifeomics 作者:江* 责任编辑:江帆
[导读] 失读症(dyslexia)是一种阻碍阅读及其它语言技能的学习障碍。近日,科学界正在酝酿着一场关于失读症病因的争论。一个来自于比利时的研究团队提出,失读症的核心并非在于词语的心理表达能力存在缺陷(此观点已被争论了数十年),而在于大脑接受词语信息的能力

  沟通障碍。如果失读症是由于大脑区域之间,例如布罗卡氏区(Broca's area)(绿色标示)与听觉皮层(蓝色表示)错误的连接所导致的话,那么就需要重新考虑失读症的治疗方法了。

  失读症(dyslexia)是一种阻碍阅读及其它语言技能的学习障碍。近日,科学界正在酝酿着一场关于失读症病因的争论。一个来自于比利时的研究团队提出,失读症的核心并非在于词语的心理表达能力存在缺陷(此观点已被争论了数十年),而在于大脑接受词语信息的能力存在问题。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的认知学专家Franck Ramus指出,这是他在过去5年里所看到的、有关该议题的、最具说服力的研究。如果该研究结果成立的话,它们将会极大地改变我们对失读症的理解。Ramus还表示,那可能意味着某些针对失读症的听觉训练项目未必有用。

  迄今为止,研究者发现失读症与视觉缺陷、听觉缺陷或一般智力的缺陷并不相关。相反,这种能在大约10%的人中发现的障碍似乎是由于大脑处理词语信息的能力出现细微却很重要的紊乱所引发的。

  任何人在学习一门新语言时,首先必须学会该语言中所有的小发声单位,即音素(phoneme)。其次,他们还必须学会对某个特定音素的所有不同发声方式进行组合,例如高声调、低声掉或重音等,同时还需要学会区分相近的发音,例如“d”与“b”。

  比利时天主教鲁汶大学(Catholic University of Leuven)的发展心理学家Bart Boets是该项新研究的负责人,他指出,过去40年来,研究人员一直认为失读症患者没有发育出精确的“语音表达”能力,因此无法分辨出语言中细微的差别。这种失真的语音表达就像字典中污迹斑斑的字一样,在日常对话中可能不明显,但是却会使患者学习阅读和拼写变得非常困难,尤其是学习那些未遵照明显的拼写规则或发音规则的单词,例如“bough”与“cough”。

  然而一些研究者认为,失读症患者的语音表达能力并无缺陷,但是由于大脑连接受损,因此他们难以使用这种能力。Ramus指出,这项新研究“主要是对这两种彼此违背的假设进行相互检验。”

  Boets指出,解开这些谜团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测试语音技能的行为学研究“通常同时涉及到语音表达技能和使用该技能的能力”。Boets等人以23名患有严重失读症的成年病例和22名对照作为研究对象;当研究对象在听取不同语音时,Boets等人则使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技术对研究对象所有的大脑活动情况进行3D***的拍摄。Boets指出,这种方法“实际上给你一种语音表达的神经指纹的感觉。”

  每名研究对象首先连续听取了四个无意义的单词,随后又听取了一些相关的单词,这些相关单词的辅音和/或元音之间发生了转换:例如“ba-ba-ba-ba-da-da-da-da”。Boets等人要求研究对象指出哪些地方发生了变化;Boets认为这种测试需要测试对象拥有健全的、针对不同音素的心理表达能力。Boets研究团队发现,失读症病例组的答案准确度及其神经反应的清晰度与正常阅读组的相同,甚至更好。Boets说:“他们的(语音)表达能力最终被证明是完好的。”

  然而,失读症患者做出反应的速度却比对照组慢了大约50%。Boets研究团队在分析研究对象的大脑整体活动时,发现失读症患者中13个处理基本音素的大脑区域与一个名为布罗卡氏区(Broca's area)的大脑区域之间存在着较弱的协调性;而布罗卡氏区主要负责更高级别的语言处理工作。他们在进一步分析后指出,两个大脑区域间的协调性越弱,研究对象的反应速度就越慢。因此,研究者们最终得出结论:失读症反映了患者获取音素信息的能力较弱,而不是反应信息自身的问题;对于Boets而言,这一结论“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美国旧金山加利福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的神经系统学家Michael Merzenich对该研究结论表示怀疑。他认为该项研究所检测的单个大脑活动的“热点”并不能真实地代表不同的音素。此外,他还补充指出,数十年来收集到了“非常广泛且引人注目”的证据,证明失读症患者语音表达处理的精确度确实比正常人的低。Merzenich说:“你不能随意地忽视这类文献。”

  波士顿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的语言学家Iris Berent补充指出,Belgian研究团队在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试时所使用的音素差异太大,这使得他们对大脑反应的探测变得“非常粗糙”。她认为,更为敏感的测试方法应当是检测一些模棱两可的发音之间的细微差别,这是因为失读症患者实际上在这些发音的辨别上存在困难。

  Boets反驳道,他们的实验已经真实地再现了这种模棱两可性。Ramus对此也表示赞同;他指出如果失读症病例组对这些发声的神经表达能力发生了退化的话,“人们就能够从fMRI数据中看得出来”。目前Boets正在考虑研发改善大脑连接的方法,因为他认为失读症患者的大脑连接存在着缺陷。他指出,“针对这些大脑连接设计出专门的干预措施(例如非侵入式电**)”,从而修复大脑区域间有缺陷的连接,“这并非天方夜谭”。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