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2011年国际卒中大会(ISC)最新研究显示,对于颈动脉闭塞造成脑缺血性卒中的患者,尽管实施了颅内-颅外(EC-IC)分流术后,分流血管通畅性极好、脑血液动力学也得到了改善,但EC-IC分流术无法在2年缺血性卒中复发问题上为患者带来整体获益;反之,非手术组患者的实际2年卒中复发率远好于预期。
为确定EC-IC分流术可否降低2年同侧缺血性卒中的再发生率,美国研究者设计了该项颈动脉闭塞手术研究(Carotid Occlusion Surgery Study , COSS)。这是一项前瞻性、随机、盲终点、对照试验。入选患者近期(120天或以下)出现因颈内动脉闭塞所致的半球症状,并在采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检测同侧增加氧摄取分数(OEF)后,确诊了血液动力学改变及脑缺血。研究者将入选患者随机等分为手术治疗组与非手术治疗组。对于手术组,研究者假设2年的同侧卒中率为24%;这个数字的依据是EC-IC分流术试验围手术期卒中率为12%,另外,基于之前对脑血液动力学正常、经药物治疗的临床类似患者的研究资料,得出随访期卒中率为12%。对于非手术组,研究者假设2年的同侧卒中率为40%;这个数字是基于之前对伴有OEF类似升高、并经药物治疗的临床症状类似患者的研究资料得出。
最终,98例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药物治疗,97例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附加的EC-IC分流术。但实际上,手术只在93例患者中被实施。从随机分配到手术实施的时间为10±13(SD)天。30天分流血管通畅率为98%,最后随访时通畅率为96%。手术组患者,平均同侧/对侧OEF率从1.258改善到1.109。术后30天,14例手术患者发生主要终点事件——同侧缺血性卒中(1例致命);没有1例发生在随机分组至实施手术间期。由此计算得出的围手术期卒中率15%与EC-IC分流术试验相比,无显著差异。另有6例手术患者在后来发生了同侧卒中;由此,手术组2年的同侧卒中率为21%,略微好于预期。而非手术组患者2年的同侧卒中率为23%,远好于预期;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79)。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亚药理学会和英国药理学会主办的澳-英联合药理...[详细]
2月28日,GW制药宣布美国FDA授予该公司用于治疗儿童Lennox-Ga...[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