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注意!医生晋升标准定了:5年入编,10年有职称!一地发文

注意!医生晋升标准定了:5年入编,10年有职称!一地发文

2023-02-22 16:20 阅读:6352 来源:爱爱医 作者:爱爱医小编 责任编辑:爱爱医小编
[导读] 要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留住人才很关键!

要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留住人才很关键!


据不完全数据统计,疫情3年,一部分地市级医院诊疗量下降影响并不大,和2019年基本持平,2022年的诊疗量甚至是2019年的108%。


这主要归功于疫情期间人员流动受限,有些原本流失到外地医院看病的患者,只能选择在当地医院就诊。


而现在,社会秩序已经恢复,人口也流动了起来,患者不再受管控影响,可以自由就医后,地方医院要怎样才能留这部分因为疫情防控时积累下来的患者?


近日,湖南省长沙市政府印发《长沙市促进基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简称《方案》)明确要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从医生编制、晋升和待遇等方面入手,留住人才。从而达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的目的,争取在2025年实现,在县域内就诊率达95%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比达65%以上的目标。



明确:这些医生5年入编,10年得职称


在我国的医疗界,有这么一个普遍现象:进入事业编制、能够职称晋升是医务人员最关心的事情,因为是否是体制内,职称高低与否直接影响了大家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等。


比如,在很多医院,同样的工龄,同样的工作,编内和编外的医护人员,或是高职称、中级职称和初级职称的医护,每个月工资可能相差近2000。除了工资之外的绩效奖金、各种保险、住房补贴等等一系列补贴标准也都相差甚远。


于是,进入编制、得到职称,成为绝大多数医院吸引人才、激励在岗医生的重要措施!


此次《方案》中提到,要从医生编制、职称等方面入手,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管理。


1.关于医生编制


《方案》明确:按照“有编即补”的原则,对于已经取得执业(助理)医师、且连续在基层医疗机构连续工作5年以上临聘人员可在批复的编制使用计划内,通过考核考评择优办理入编手续。


同时强调,严禁挤占和违规借用基层编制,对长期在编不在岗的工作人员,予以清退。这也就意味着基层的编制将会被更有效地利用起来,真正有本事有才能的人会更早入编。


2.关于职称晋升


《方案》明确,要增加基层医疗机构的职称比例,按照中级职称增加5个百分点,高级职称增加3个百分点的标准进行调整。


具体要求如下:


长期在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医护人员,职称晋升时,外语、计算机和科研方面不作要求;


对于引进的人才,若是没有相应等级的空缺岗位时,可通过设置特设岗位聘用,不受单位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


对符合申报条件且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10年的医务人员,可对应申报中级职称(国家有特别要求的除外)。


除此之外,《方案》还指出,要做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本土化培养,完善助理全科医生选送、培养、招录机制,实施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项目。


这也就意味着,全科医师在将来会成为基层医疗机构最吃香的岗位。


工资标准向县医院看齐


除了入编,给职称,《方案》还指出要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政策。


《方案》明确:在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绩效工资总量时可突破现行绩效工资调控水平,给予重点倾斜,具体倾斜幅度由各区县(市)人民政府按照与当地县级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水平合理平衡的原则,结合公益目标完成情况、绩效考核情况、人员结构、事业发展、经费来源等因素确定。


也就代表确立绩效工资后,那些真正干事的医生将会获得更高的收入,多劳多得,优绩优得。


基层医生任务有调整


当然,在激励基层医生的同时,相关部门对医生的服务能力提升也作出明确要求。


1.提高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能力


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康复、口腔、妇科(妇女保健)、儿科(儿童保健)、精神(心理)等专业科室,允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实施备案管理的基础上,按照《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规章及相关文件要求,开展限制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实施三级及以上手术。


2.完善公共卫生,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在卫生健康部门指导下,开展传染病和重大疫情防控处置,协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好老年人、孕产妇、0~6岁儿童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以及困难家庭成员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服务。


以群众满意度和服务结果为主要评价标准的绩效评价制度,同时落实并合理确定签约服务费,调动家庭医生管理和使用健康档案的积极性


实施现场救护知识和技能普及推广行动,到2023年,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培训基地及医务人员培训率均达50%。


3.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置中医馆,拓展中医药服务范围,推进中医专科发展。


设立康复科室,为居民提供中医药康复服务,推进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为重点人群和亚健康人群提供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发展家庭医生签约中医药服务特色。


所有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均能提供中医药服务,2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示范性中医馆,1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设置“中医阁”。


本文系爱爱医整理发送,转载请备注来源,违者必究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