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拖欠员工5个月的工资没发,都是疫情惹的祸?
2022-07-22 17:29
阅读:7703
来源:爱爱医
作者:爱爱医小编
责任编辑:爱爱医小编
[导读] 疫情只是压到医院的最后一根稻草,最根本的原因应该被看到!
疫情只是压到医院的最后一根稻草,最根本的原因应该被看到!这些年,关于拖欠医务人员工资一事,众多医院纷纷踩雷,公立医院也占了不小的比例。近日,又一公立医院被曝拖欠员工工资长达5个月之久,养老保险之类的更是拖了二十多年,也未曾缴纳。7月20日,辽宁丹东振安区医院拖欠医护人员工资上了热搜。
据该院部分职工表示,医院今年一、二月发了工资后,直至七月份都没再发过工资,此外还有取暖费也没报销,养老保险更是从2000年开始就没再缴过,但员工自己承担的部分,还是从工资中划走了,住房公积金是直接就没缴过。
对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该院的职工表示,医院效益不好。
据公开资料显示:振安区医院是一家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二级综合性公立医院。
医院拖欠工资被曝料后,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主要是受疫情影响,政府正在想办法解决。
振安区卫健局的相关负责人也公开表示:因为疫情期间医院的门诊收入大幅度降低,导致医护人员收入受到影响,目前区政府正在研究,近期解决。疫情3年,我们都在与疫情共存,原本在大家眼中旱涝保收的公立医院,也频频被曝经营危机。
2020年12月,有人在领导留言板上留言投诉,河南南阳市桐柏县人民医院以收益不佳为由,辞退多名医护人员。
同月,平凉市灵台县皇甫谧中医院的多名护士在甘肃问政维权平台上求助,医护人员已经长达10个月只拿着1400的基本工资,连基本生活都无法保证。
2021年1月睢县中医院连续几个月没发员工工资引发大规模讨薪游行,引发关注。2021年3月,该医院直接强制裁员600多名员工,更是掀起轩然大波。
2021年6月,河南省省立医院被冻结存款、扣押财产,债务高达3.4亿元;
话题回到文章开头,关于拖欠工资一事,不管是振安区医院还是当地的卫健委局都异口同声表示:受疫情影响。但,这真的全是疫情的锅吗?
诚然,受当地疫情此起彼伏的影响,医院的就诊人数次以及营收等等都会有所牵连,但从员工的表述看,振安区医院不发工资的“锅”不能完全由疫情背,不然扣除员工自己承担部分,却长达22年未缴的养老保险,该怎么解释?
从这些年被暴雷的这些医院来看,不管是公立还是私立,都离不开扩张二字。
关于医院发展,院长们的逻辑是“先做大,后做强,再做强大”,于是向银行贷款,或是抵押贷款等等,用来扩建医院,添加医疗设备。只要是在往年的基础上,医院的收入增加10%-15%,就完全可以保证资金链平稳运营,医院可以正常运行。
但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最初的部署,为了防疫抗疫,医院的刚性需求增加了,但收入却遭断崖式惨跌。再加上这两年医保开始控费,更是雪上加霜。
据判决文书显示:河南省省立医院债台高筑的主要原因就是无序扩张,除去拖欠员工的工资之外,该院还面临着3.4亿的建设债务危机;
而轰动一时的睢县中医院大规模裁员,也是因为无序扩建,负债高达10亿,无力支付员工工资,从而裁员,企图自保的自我救援。
除了扩建之外,我想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来自大医院的内卷和虹吸了吧。
前段时间闹得轰轰烈烈的医生大规模跳槽,导致医院的某些科室完全停摆的事,相信大家都还历历在目;专家都被大医院挖走了,病人自然也留不住。
大医院的虹吸,是加速小医院病源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病源没了,医院收入下降,这是必然的结果。
加上疫情影响,很多医院连连亏损,为了吸引稳定的门诊流量,也想出了很多应对的政策,比如某个项目打折,再比如挂号费半价等等。
很难理解,正规医院还得靠挂号费打折,项目打折来吸引患者注意的行为,但这就是不争的事实。即便如此,还是难以挽回亏损,只能靠着还不错的现金流,艰难维持。
也有人说,让医院陷入困境的还有各项政策,比如取消药品/耗材加成,医保打包付费等等。
众多因素叠加在一起,突如其来的疫情就成了压垮医疗机构的最后一根稻草。
为此,不管是医院还是相关部门,在想办法盘活医院,维持医院正常运营之际,也应该看到更深层次的原因,而不是所有弊端都选择视而不见,把所有的锅都让疫情来背。不从根本解决问题,即使这次安全度过了,下次还是会面临同样的危机!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