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峰下撞击征如何分类?可利用的影像学检查有哪些
2018-05-22 08:24
阅读:1558
来源:骨科主治医师870问
作者:人***天
责任编辑:人间四月天
[导读] 肩峰下撞击征的概念由NeerⅡl于1972年首先提出的。
肩峰下撞击征的概念由NeerⅡl于1972年首先提出的。他把肩峰下撞击征分成岗上肌腱出口部狭窄引起的“出口撞击综合及“非出口部位撞击综合征”两大类。NeerⅡ的分类方法是以解剖部位进行划分的,此种分类方法比较复杂,临床应用有定困难。国内学者黄公怡依据肩峰下撞击征的解剖学及动力学两大原因进行分类,比较容易理解,对临床的诊断与治疗也有定的实用意义。
临床可利用的影像诊断检查有:X线摄片,常规摄肩关节前位及患臂最大上举位的前后位相,必要时应加摄健侧的前后位相进行对比;肩关节造影,看是否有造影剂外溢;MRI检查对于肩峰下滑液囊炎、岗上肌腱水肿及断裂均有较高的分辨率;超声诊断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而且可以重复进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