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气胸类型、程度、是初发还是复发,以及患者年龄、一般状况、有无呼吸循环不全等并发症确定治疗方针,治疗主要包括卧床休息等一般疗法、排气疗法、手术治疗和防止复发治疗。
(一)一般疗法
应卧床休息。气胸量小于10%、无明显症状者,如单纯性气胸不需排气。由于胸膜腔内空气压100.42~100.81kPa(755~758Torr)高于其周围的静脉或毛细血管血液的压力93.90kPa(706Torr)=[PO25.32kPa(40Torr)-PCO26.12kPa(46Torr)+PN2 76.21kPa(573Torr)+PH2O6.25kPa(47Toor)],因此胸膜腔内气体向混合静脉血弥散,直至完全吸收,一般每日可吸收胸腔容积的1.25%左右的气体。如经1周肺仍不膨胀者,则需要采取其他疗法。气胸腔内气体主要是氮气,而呼吸纯氧可降低动脉血氮浓度,因此可加快气胸的吸收。
(二)排气疗法
气胸量较大,有呼吸困难,特别是张力性气胸,应该尽快排气。
1.一般排气法
用50或100ml注射器在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腋前线第4或5肋间消毒后穿刺排气,至患者气急缓解,一般以800ml左右为宜。可每日或隔日抽气1次。包裹性气胸应在透视下选定合适部位进行排气。对极度缺氧的张力型气胸,为争取救治时间,可将粗针头尾端扎一橡皮指套,指套头部剪一小孔,形成膜瓣式排气瓣,达到单向排气目的。气胸器可侧压抽气,主要用于单纯性气胸,一般在抽气后呼气时胸腔内压保持在-0.196~-0.392kPa(-2~-4cmH2O),常需反复多次抽气。
2.闭式引流排气
开放性或张力性气胸经反复抽气仍不能使患者呼吸困难缓解,或胸内压不能下降至负压时,应作胸腔插管水封瓶引流。插管部位一般取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伴有胸腔积液时,引流部位宜在积液底处,常选择侧胸部第4或5肋间。在插管前应用气胸器测压以确定气胸类型,并选用前端剪成鸭嘴状开口并剪成1~2个侧孔的大号导管(或用3~4mm口径的硅胶管)送入胸腔,导管另一端接水封瓶。
(1)水封瓶闭式引流:利用胸膜腔内压力增高,通过水封瓶引流排气。引流管置于瓶内水面下1~2cm,过浅易脱离水面,过深不利排气。此方法简便,但因排气不彻底,肺复张较慢。
随着前列腺癌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精准诊断与分层治疗成为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多...[详细]
综合治疗的必要性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治疗需要多模式、多学科的综合治疗策略。结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