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分级诊疗已成医改“第一要务”.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庄一强近日在“互联网时代的分级诊疗”论坛上用七个字评价分级诊疗:路难行,势在必行。
目前关于分级诊疗机制的设计里是希望以医保的杠杆来限制病人涌向上级大医院的愿望。不能说无效,但至少不公平。所谓医保的杠杆,其实至少目前是只不过阻挡住了无权、无势、无影响力、无金钱的最普通的人群去上级医院就医的愿望。这尤其不公平。这不是分级诊疗,而是“分阶级诊疗”.
有这样一件真实的事情:一位医改专家多年来曾经在媒体多次发表支持基层医疗的观点,貌似是在坚定地拥护基层医疗。但某一次,他身体略有不适,马上直奔三甲大医院急诊科就医,而且抱怨医生接诊慢。
因此,分级诊疗制度在推进过程中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其中最根本的问题是,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相对薄弱,别说患者不够信任,就连许多医生恐怕都不信任,影响了分级诊疗的实施。
要想分级诊疗能够实施,应先把上级医院的水平和素质沉下去。沉下去了,即使不用所谓医保的杠杆,很多病人自然也不再涌向上级医院。通过一定时间的努力工作,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中国的分级诊疗会自然形成。
不过,仍有大医院不愿放弃,在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领域抢滩争地。据庄一强调研发现,有的大医院普外科的业务量中,阑尾炎这样的常见病竟然占了七八成。
在庄一强看来,分级诊疗是系统工程,应进一步细化各级医院职能,还要对收治的患者做疾病谱分析,让各级医院充分各司其职。
小编以为,分级诊疗的关键核心是人,没有人才的聚集,就没有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也就没有患者对医院的信任,没有信任就不能让患者到基层看病,因此如何把优秀医务人员吸引到基层是当下最大的攻坚问题。
最新!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增加到2023年的19....[详细]
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工作满25年且仍在岗的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满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