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视角 > 让专业人专心做专业事

让专业人专心做专业事

2016-08-22 18:32 阅读:915 来源:原创 责任编辑:谢嘉
[导读] 日前,**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通读全文,近些年为医生热议和饱受诟病的诸如职称评定中唯论文,以及对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等,都有了明确的

    江苏省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 陈卫春

    日前,**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通读全文,近些年为医生热议和饱受诟病的诸如职称评定中唯论文,以及对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等,都有了明确的回应。

    职称评定一直是在探索中前进,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新中国成立以来,曾经有过许多尝试,文革以后也不断在变,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各省市标准也不一样。在我的记忆中,上世纪80、90年代,对论文的要求并不高,甚至只要求晋升者提供一份书面的经验总结就可,外文也仅仅是参考,考试成绩不是特别重要,但必须参加考试。至于学历,当时在县一级医院中专毕业的医生大有人在,只要有真才实学,他们并没有去搞什么学历提高,都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认可,都顺利晋升了高级职称,都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的“名医”.近20多年,情况发生了变化,虽然全国各省市晋升标准仍然有差异,但相同的是论文成了硬指标,而且必须是核心期刊、中华级,甚至要SCI,还有数量的要求;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可或缺,而且一定要过关。无论你是高高在上的三甲医院还是最基层的一级医院,就是这个标准,这个要求。对学历更是严格要求,对号入座。为此,医生们不得不在论文、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以及学历提高等方面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甚至挖空心思,旁门左道,反而对临床工作和病人忽视和看轻。并因此引发了学历、论文、科研等造假、买卖的丑恶现象。一些技术过硬、病人信得过的医生,因为不愿意随波逐流,不愿意弄虚作假,就因为论文等失去了晋升的机会,终身在中级医生的岗位上做着高级医生都做不了的工作,拿着中级医生都不如的待遇,工作轰轰烈烈待遇平平淡淡,让人惋惜和不平。

    不平则鸣。医生以病人的健康为目标和己任,看好病,服务好,病人满意,才是硬道理。考核医生的主要指标应该是他的临床能力和病人的满意度。但是,作为一个医生,他在工作中需要传帮带,需要交流(国内外),需要总结经验,需要除自己以外的许许多多对别人有益的东西,如果仅仅是满足于临床能力和病人的满意度,显然并不完美,也可以说其实是欠缺的,他需要此外的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所以文件中的行文是这样的:“不将论文等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条件。”即不是一票否决!但并未否定把论文等还将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条件。只不过是更“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人才,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等倾向”.唯是什么?是唯一!现在是不唯,不是唯一!同样“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不是没有要求,是有要求的,不过是改一统天下为分而治之,各地可以自己灵活掌握。可见,《意见》是在纠偏,不是全盘否定和取消。不是打破和一棍子打死,而是拾遗补缺和进一步完善。是有限放行,不是无限放水。

    对人才其中包括医生的评价应该是多元的,也不妨因人而异,但有一个基本的要求,必须是人才和合格的医生。否则,无从谈起。单单就论文而言,对不同等级的医院,如三甲医院和基层医院就不应该一模一样,应该要有不同要求,区别对待。对三甲医院,尤其是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承担教学和临床双重工作的医生,没有论文和外语的要求还是称职的老师吗?在基层医院,既没有论文和外语,技术又一般般,是合格的医生吗,能给高一级职称吗?姑且不论老百姓能不能答应,作为医生本人,你能心安吗?无论什么标准和条件,总有它存在的历史背景和理由,对一个标准的突破,必然是为了建立新的更好的评价体系。即使不唯论文,但在实际操作中,在同等条件下,有论文、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医生,是不是可以作为加分,作为提前晋升、或名额限制时的优先聘用参考条件和理由?这是不是一种激励和正能量?!

    有鉴于此,在许多医生盼望已久的《意见》***之际,在奔走相告并非常激动甚至不能自持之时,作为一个从医30多年的老医生我要大声提醒,请冷静,冷静,再冷静,且慢高兴得太早!请你对《意见》认真地全文读一读,再仔细想一想,来一番对《意见》的精准解读和理解,不能误读,更不应误导。这时你是不是才发现,《意见》原来很不简单,在欢欣鼓舞大快人心的表面上,看是对医生松绑,似乎也降低了评职称标准,其实质是要求更高了。如果以前存在业务不够论文凑,那现在不是可以松一口气,而是你必须且一定要有论文以外的其他方面出色成绩和口碑,应该在专业技术能力上有比别人更高的要求,这样才能获得应有的荣誉和地位。否则,对不起,你被一票否决,不可能浑水摸鱼,浪得虚名。侥幸心理要不得。如果想在“不将论文等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条件”“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占便宜,捞好处,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对专业的要求只能随着群众对健康要求的不断提高而越来越高,越来越严苛。并以此激发起医生心无旁骛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和刻苦钻研业务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释放满腔热情。

    现代汉语词典对人才的释义是:德才兼备的人;有某种特长的人。对医生,治病救人是其专长,是本职。如果临床和科研并重,两方面都出彩者,皆大欢喜,各方欢迎;如果仅仅是临床一枝独秀——解决患者实际问题出类拔萃,同样值得尊重和肯定。《意见》网开一面的不唯论文和外语等政策,是给后者更多的机会和进一步展示才华的平台,做更好的自己。意在让专业的人专心做专业的事,安心工作,满怀希望;埋头苦干做出成绩者,不被埋没,没了后顾之忧,减少许多遗憾。让弄虚作假者占不了便宜,让诚实守信苦干者不吃亏。这才是多元评价人才的本义。这才是人才辈出的基础。

    此外,这一政策,无疑对基层医生评职称是重大变革和利好。

    《意见》在医生管理和职称晋升上的人性化和理性是前所未有的,更切合实际,更实事求是、更客观、公平、公正和接地气,的确大快人心,但操作起来可能不像既往容易,简单划一,甚至会出现不少新的困惑和难题,需要有关部门在执行中发现问题,针对问题,创新解决。要针对《意见》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细则和更加严格的考核制度,以防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漏洞频频发生,使晋升走回论资排辈的老路。无论“一刀切”“独木桥”,还是“多元”“条条大路通罗马”,都有它的利和弊,趋利避害,把好事做好,才是正道。

    2016/3/24

    首发 2016/3/25健康报医生频道;2016/3/28(8)健康报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