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两孩时代”赶上儿科医生短缺 咋办?

“两孩时代”赶上儿科医生短缺 咋办?

2016-01-22 21:35 阅读:1734 来源:环球医学 责任编辑:谢嘉
[导读] 2015年12月以来,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地多家医院都因儿科医生不足被迫贴出限诊令,采取分时段限号应诊,暂时取宵夜间急诊等措施来缓解人手不足的压力。当前,全面二孩政策已经实施,但目前大多地区的儿科大夫和助产科医生缺口仍较大,产床也有缺位。为缓

    2015年12月以来,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地多家医院都因儿科医生不足被迫贴出“限诊令”,采取分时段限号应诊,暂时取宵夜间急诊等措施来缓解人手不足的压力。当前,“全面二孩”政策已经实施,但目前大多地区的儿科大夫和助产科医生缺口仍较大,产床也有缺位。为缓解儿科门急诊爆棚现象、应对“全面二孩”政策,各地区都采取了哪些政策?

    北京:增加儿科医生比例

    据北京市卫计委初步测算,生育高峰加上“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后生育堆积释放,预计明年北京出生人口将达到30万左右,比常年多四五万。

    1月21日的北京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局长于鲁明对记者表示,“全面二孩”政策已经实施,但目前北京市儿科大夫和助产科医生缺口仍较大,产床也有缺位。

    于鲁明介绍,今年他的提案主要是关于应对二胎政策后的儿科医生和助产科医生的科学规划问题,儿科医生比例应适当增加。对于北京综合医院均须建产科,三级医院须开儿科的规划,他表示,实际上目前北京的市属综合医院都有产科和儿科,这是综合医院的标志,只是服务能力还有欠缺。要应对二胎高峰的来临,关键在于怎么把人配齐,把产床床位适当扩大调整。床位方面,目前三级医院产床的使用率已经超额,卫计委妇幼处会有统一安排,并***相关政策。

    上海:二级以上综合医院须设儿科门诊

    针对上海市儿科看病难的问题,在1月19日召开的上海市**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卫生计生委推出了《上海市儿童健康服务能力建设专项任务》。“十三五”期间,上海将创新运行机制,以就近结对、兼顾传统合作关系为主要原则,依托三级儿童专科医院和优势医院,在全市构建东、南、西、北、中五大区域儿科联合体或儿科联合团队,加强技术支撑和辐射,解决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方面的临床服务需求,形成专科医院和优势医院支撑区域医疗中心、区域医疗中心支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格局,提高同质化水平。

    此外,上海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今后都将设儿科门诊,社区卫生中心也将提供儿科诊疗,复旦附属儿科医院等3家知名儿童专科医院将扩建床位。到2020年,上海超过50%的儿科门诊将实现分时段预约服务。

    据悉,上海将加强医学院校临床专业儿科方向教育,适时扩大儿科类招录规模;加强毕业后医学教育,加大儿科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儿童保健医务人员规范化培训;按需开展临床医生转岗培训,加强全科医生儿科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技能培训,持续推进“儿科强基层”继续医学教育。

    “十三五”期间,上海将加强儿科医生队伍建设,改善儿科医务人员执业环境,薪酬分配政策向儿科倾斜。

    事实上,医院可以扩张扩建,但是儿科医生无法速成,需要周期。在儿科医生短缺的背后,则是医生收入低、风险大,后继队伍跟不上的难题。这些都增加了儿科医生的进一步短缺风险。

    同时,儿科之难,在于儿科也被称为“哑科”:病情,孩子讲不清,家长也讲不清,是最考验医生的学科之一。在儿科医生紧缺的当下,甚至部分低素质的患者家长还说“你没吃饭关我屁事”.在很多人眼中只有自己和自己的孩子,还在继续践踏医者的心,让无数儿科医生心寒。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