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广东省珠海市人大香洲代表团的讨论中,人大代表刘京星提出建议:医院门诊中午不歇诊,让上班族可以利用中午时间看病,离医院比较远的患者也可以从容一点,这样早上上班高峰的交通也得以减轻部分压力。对于这个建议,您怎么看?
刘京星称,一次他挤着早高峰,9点45分到医院挂上号。轮到自己看病时,已经是中午12点,门诊歇诊了,只好等到下午。而他在香港看病发现,无论公立还是私立医院,中午门诊都是不歇诊的。事实上,在珠海很多医生中午也是忙得没有休息的,到中午一两点钟才吃午饭对医生来说十分普遍,但并没有形成制度。
刘京星表示,提出中午医生不歇诊,是从方便患者的角度来考虑。但是医生也是人,中午也得休息。中午开诊,对医院来说负担也不轻。所以他建议,要在精神层面发挥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外,更要从物质上落实相应的制度保障措施,例如提供免费午餐、长假轮休、加班补助等,以保证中午开诊的长期性、持久性运行。
可是,患者排大队就诊的难题,是否依靠“午间不歇诊”便能立竿见影地得到改善呢?恐怕不能过于想当然。
当下大医院门诊医生工作已经普遍超负荷,很多医院为了避免患者早上挂号遇午间歇诊,已要求医生必须将上午的号全部看完才能歇诊,这导致医生经常拖班,常常要到下午一两点钟才能吃上午餐。午间歇诊越来越被压缩为一顿简单午餐的时间。这种情况下,午间不歇诊,究竟能多大程度上改善患者候诊排队难题,显然是要打上问号的。而且在如此工作强度与负荷下,午间不歇诊,必然导致医生体力、精力透支,从而影响诊疗服务质量,这更令人担忧!
香港医院中午不歇诊,其实并非延长医生的工作时间,而是执行灵活的就诊时间制度。中午不歇诊的医生和诊所,往往上午开门晚,要不就是下午走得早、打烊早,而私人诊所本身在开诊时间上的自由属性,也并不具备简单的效仿意义。
就算医生午间不吃不喝,完全“连轴转”,就能解决“候诊难”问题吗?“中午不歇诊”是治标不治本。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还需加大医疗投入,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引导患者理性就诊,落实分级诊疗,壮大医护队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