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人民日报:避免伤医不能总从零出发

人民日报:避免伤医不能总从零出发

2015-07-22 11:46 阅读:1043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李思民
[导读] 近几年,每每碰到暴力伤医事件,各方的表态都很坚决:采取零容忍政策,严防严管严打击。态度明确固然是好的,但仅有态度肯定是不够的,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路径支撑,再多的表态也容易流于形式,变成口号。

    “零容忍”治医暴,不能一次次“零起步”,血的代价应该换来制度上的不断完善

    近几年,每每碰到暴力伤医事件,各方的表态都很坚决:采取零容忍政策,严防严管严打击。态度明确固然是好的,但仅有态度肯定是不够的,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路径支撑,再多的表态也容易流于形式,变成口号。

    每一次伤医事件,从触发的原因、发生的过程,到造成伤害的结果,都带来了极为惨痛的教训。通过细致、理性的分析和研究,从中找到一般性的应对措施,形成机制,也可算是“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如果任由医暴一次次发生,应对总是从零出发,那些被侵害的医护人员岂不白白流失鲜血,白白付出生命?

    令人欣慰的是,已经有不少地方的医院、医生,以及卫生、司法部门,正在认真总结,探索应对医暴的措施和方法。

    例如,有的医院专门制定了应急预案和流程,组建应对小组,一遇医暴立即启动防护程序。如何抵御,如何逃生都有章可循;有的地方给所有医院装上监控设备和报警装置,24小时全方位实时监控;还有地方密切医警联动,把警务室搬进医院,出现施暴行为快速出警、迅速隔离、就地制服。

    医生也没闲着。有人自设三级预防:一级预防既要看好病,也要看好人,对某些情绪易极端、心理有障碍者要多加提防;二级预防力求减少暴力对抗的发生,从患者言语、家属行为中捕捉蛛丝马迹,时刻进行风险评估,不**,多安慰;三级预防要善于逃跑,跑得快、跑对路,避免侵害。

    应该说,无论大小多少,这些办法都会汇聚成为抵御医暴伤害的“秘笈”。那么,下一步能否将这些“地方经验”“个人体会”整合起来,上升到更高层面,推广到各级医院,形成统一的“行业操典”?

    搭乘飞机之所以成为现在最安全的出行方式之一,就是归功于一次次空难发生后,航空业都会认真分析每一起事故原因,不断进行安全改进,使其成为全行业通用的技术和程序,比如空中交通管制、机组人员团队配合、洗手间烟雾报警、燃油惰化装置等在内的一系列措施,从而确保飞行安全水平稳步提升。遏制伤医,不妨借鉴。

    总之,“零容忍”治医暴,不能一次次“零起步”,血的代价应该换来制度上的不断完善,而不是粗枝大叶的一笔带过。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