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放宽医生自由执业条件、医护人员将全变合同工政策下发后,首都医改又有新政:2015年,北京将启动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这意味着,北京市医疗机构16年未变的医疗服务价格,将迎来调整。
北京市卫计委表示,目前北京已经完成所有医疗服务项目清理工作,正在开展标准测算。当然,调整并不等于普涨,而是有升有降:升的主要是明显亏损的医疗服务技术价格;降的主要是大型检查以及耗材等的价格。
医疗服务价格“明显亏损”,官方终于给出了这样的说法。事实上,北京的医疗服务价格,确实是低到令人咋舌——北京市发改委网站上公布的该市医疗服务价格查询表中,剖宫产术的价格仍是1999年的定价,350元/例。
同为国内一线城市的上海,情况也不容乐观,2012年,上海曾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调整,小抢救费用上涨20%,从10元提到12元,对此,有评论认为是“侮辱性涨价”.
其实,早在2013年5月份,北京市卫生局就着手推动医疗服务价格的结构调整,不过中间波折不断,去年更是有消息称,由于该市水价上涨,因此暂停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而直至2015年1月份,北京市卫计委终于确定,年内将调整医疗服务定价。
医疗服务价格畸低的现象,也引起了***总理**的注意。在2014年11月15日的***常务会议上,**明确点名“医疗服务价格”过低。**提到,一位医生**理疗服务价格每小时只有几十块钱,而在外面的“洗脚城”,一小时**服务的价格却有上百元。医疗服务价格过低现象可见一斑。
医生本该获得体面的高收入,如果以行政手段压制,市场必然会以别的方式来弥补。所以,当医生的劳动价值未能在医疗服务价格上得到体现时,无法避免地滋生了“以药养医”、“以技养医”等医疗乱象。
欣慰的是,相关部门也意识到这些沉疴旧疾产生的根源,近年来关于提高医疗服务价格的呼声不断高涨,各地卫生行政部门也在采取相应举措,力图逐步扭转不合理医药收入结构。
但是,各地部门在提高医疗服务价格方面,显然步子迈得不够大。要知道现在的医疗服务价格基数之低,翻着倍的涨都不为过。有关部门一方面要考虑百姓接受度,一方面对医生收入构成难有交待,权衡再三,终究还是有些“欲遮还羞”,提价幅度难达预期。
只是,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最终目的,在于扭转医务人员的收入结构,提高医生的白色收入。若总是犹犹豫豫,小步慢跑,医疗改革不知要拖延到何时才能真正行动起来?
最新!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增加到2023年的19....[详细]
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工作满25年且仍在岗的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满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