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中药材价升 医院直呼“压力大”

中药材价升 医院直呼“压力大”

2014-07-22 16:03 阅读:1188 来源:医学论坛网 责任编辑:李思杰
[导读] 7月18日是今夏入伏首日,武汉市近5万人到各大医院敷贴冬病夏治,社区医院、药店也以各种名目敷贴抢占市场。而中药材价格上涨过快,敷贴价格涨幅却不大,医院直呼压力大. 隔姜灸受追捧4成敷贴人群是学生 7月18日早上7点,省中医院、武汉市一医院、二医院、协

    7月18日是今夏入伏首日,武汉市近5万人到各大医院敷贴冬病夏治,社区医院、药店也以各种名目敷贴抢占市场。而中药材价格上涨过快,敷贴价格涨幅却不大,医院直呼“压力大”.

    “隔姜灸”受追捧4成敷贴人群是学生

    7月18日早上7点,省中医院、武汉市一医院、二医院、协和等各大医院门诊,都有上百位市民排队等待敷贴。记者走访发现,不少家长抱着不满3岁的孩子敷贴,希望调理体质,却被医生婉拒。据各大医院统计,武汉市昨日近5万人到医院敷贴冬病夏治。

    武汉市中心医院康复科主任马朝阳解释,冬病夏治有年龄限制,一般针对3岁以上群体。亚心七医院中医科主任郭乃燕说,敷贴人群中学生人数占了近40%,主要都是支气管炎、慢性咽炎、鼻炎等呼吸道疾病。

    “冬病夏治不就是敷贴吗?难道还有别的?”昨日一早,60岁的王婆婆听闻病友介绍“隔姜灸”后发出疑问。记者在省中医院看到,医生取一块薄薄的生姜,中间穿刺很多个孔开始施灸,姜片放在穴区,上面放上艾炷点燃,然后灸5至10次,之后用正红花油涂于施灸部位。

    很多患者对这种“新板眼”颇感兴趣,但专家指出,“隔姜灸”并不包治百病,适用于因寒而致的鼻炎、呕吐、泄泻、腹痛、风寒湿痹、阳痿、痛经、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等疾病。

    药店、社区医院来“分羹”

    随着市民保健意识增强,近年来“冬病夏治”市场火热,社区医院、药店也来分一杯羹,各种名目的敷贴抢占市场。武汉市第一医院中医部主任薛莎提醒,“冬病夏治”主要治的是寒病,并非包治百病,方子也讲究,市民最好到正规医院由医生对症下药。

    有市民反应,自己曾在一些药店购买过“三伏贴”,坚持了好几年,效果不明显。薛莎说,“冬病夏治”只针对虚寒性疾病,采取温阳、祛湿、散寒等方法,病人是否适合冬病夏治,一定要先辨证,看是否属虚寒,如果是热证,则南辕北辙,效果适得其反。

    不少机构打出敷贴治近视眼、乳腺疾病等疾病的广告。薛莎则认为,这些疾病并不在冬病夏治范畴,冬病夏治的配方,全部来自古方,结合武汉夏天潮热的气候,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几次研发更新配方,并非网上盛传几味中药随意组合。

    中药材价格看涨,敷贴价格涨幅不大

    冬病夏治走红,价格参差不齐。昨日,记者走访武汉各大医院,三次敷贴价格在150元至230元。但因中药材价格上涨过快,敷贴价格涨幅不大,医院直呼“压力大”.

    薛莎介绍,每次敷贴6个穴位,按15元一个穴位来算,应是每贴90元,但医院一直没涨价,近几年一直维持在每贴60元,三次下来180元。

    近年来,中药材价格上涨,让各大医院压力不小。薛莎说,拿最常见的艾草,去年1公斤15元,今年涨到24元,白芥子去年1公斤33.6元,今年涨到36.6元。她预估,中药材价格整体约涨1/3.不仅药材,敷贴其他配材价格也在上涨。

    对此,**161医院中医部主任吴绪祥坦言,迫于成本压力,3年前调整过一次敷贴价格,涨幅十多元。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