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心血管内科医学进展 > 中国冠脉介入30年走出规范发展之路

中国冠脉介入30年走出规范发展之路

2014-05-22 15:41 阅读:1506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潘乐乐
[导读] 中国冠心病介入治疗发展至今,已有30年的历史。纵观冠脉介入这30年走过的路,从起步晚到现在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可谓一路辉煌。

    中国冠心病介入治疗发展至今,已有30年的历史。纵观冠脉介入这30年走过的路,从起步晚到现在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可谓一路辉煌。

    冠脉介入“五讲三回归”

    在过去30年间,冠心病介入治疗完成了由萌芽到成熟的蜕变。

    自1984年中国首例经皮冠脉形成术开展至今,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经历了30年的发展历史,成为心血管领域最为成熟的学科之一。

    “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急性心肌梗死等冠脉严重缺血的急救中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霍勇教授表示,介入治疗在中国的推广和发展,离不开几代专家和学科骨干的研究和探索。

    为了回顾中国冠脉介入的“引进、推广、普及、提高”之路,促进入们更全面了解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正确认识冠脉介入治疗和介入医生,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发起,赛诺菲公司支持的“中国冠脉介入治疗30周年纪念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中国冠脉介入治疗30周年纪念活动以“五讲三回归”为主旨,其中“五讲”包括讲责任、讲道德、讲技能、讲质量、讲学习;“三回归”包括回归临床、回归基础、回归人文,对广大介入治疗医生提出更高、更严格、全方位的要求。

    霍勇教授表示:“30年,既是一个里程碑也是新的起点,希望以30年纪念活动为契机,能够在推动、促进、提高和规范冠脉介入治疗发展过程中发挥承前启后的作用,引领中国冠心病介入治疗在一条正确、规范的路上不断前行。”

    介入发展应从整体考虑

    30年来,尽管我国冠心病临床治疗水平不断提高,但人群中各种重要危险因素水平均呈持续上升趋势。数据显示,冠心病在2010年造成的全球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达到1.3亿,其顺位由1990年第4位上升至第1位。

    霍勇教授指出,30年来,中国冠心病介入治疗越来越好的同时,中国冠心病的死亡率却也在持续增加,所以未来冠心病介入治疗发展要在保证技术做得好的同时,必须更多地从整体上考虑,做好预防工作,“扭转”中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霍勇教授直言,无论从适应症、手术死亡率,还是平均支架数等数据,都可以看出30年来,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发展整体稳定。

    首先,PCI病例数的增长态势惊人,从2004年的6万人,激增到2012年的近39万人。据了解,下个月将公布的2013年最新数据中,中国PCI的病例数超过40万例,是世界第二。数字的不断攀升说明中国PCI经验在不断积累,这对PCI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次,从适应症来说,2012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占临床诊断的59%,ST抬高心肌梗死占25%,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临床诊断没有太大问题。手术死亡率也从2009年的0.33%下降至2012年的0.25%,态势良好。

    此外,有媒体指出,从支架数来说中国的冠脉介入治疗过度。其实,观察我国平均支架数,从2009年平均1.45支,到连续两年升高后至1.67支,再到2012年下降到1.58支。这说明,“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发展总体来说是健康的,与美国同期死亡率、平均支架数差不多。”霍勇教授如是说。

    聚焦规范化发展

    近10年来,中国冠心病介入治疗快速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药物治疗和冠脉搭桥手术并列为冠心病三大主要治疗策略。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的临床类型,其发病急、病情重,往往导致患者因急性心肌缺血而死亡,约50%的心血管死亡可归因于心肌梗死,我国每年新增100万例ACS患者。ACS的介入治疗对降低死亡率非常重要,尤其是对高危患者,包括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能更快、更有效地使梗死的相关动脉早期、持续、充分地开放。

    “心脏支架手术是全世界普遍实施的一项心脏介入治疗术,具有安全系数高、创伤小、见效快、恢复快等优点,是急性心肌梗死及其他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非常有效的抢救措施。” 中国人民**总医院心内科主任陈韵岱教授表示。对于急性心梗的患者,治疗原则应以“快”字当先,挽救濒死的心肌,缩小梗死的面积,保护心脏功能。

    对于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的规范工作,霍勇教授指出,中国是从国家层面上对心血管介入治疗进行管理的,是为数不多的国家之一,这对心血管介入治疗的规范化管理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比如,坚持培训制度、准入制度和质控制度,建立全国注册数据库等规范工作,给冠心病介入治疗打好基础。

    PCI发展不能仅看数量,更要对心脑血管疾病承担更多的责任。霍勇教授表示,30年来,中国冠心病介入治疗越来越好的同时,中国冠心病的死亡率却也在持续增加。虽然冠心病死亡率和介入治疗没有直接关系,但“技术做得好,不足以扭转中国冠心病的发病和死亡,所以仅仅介入治疗本身是不够的,必须从整体考虑,要更关注一级、二级、三级甚至零级预防。”

    冠心病的治疗是一个综合的治疗过程,药物治疗是基础,冠脉血运重建是主导,其中就包括介入治疗和冠脉搭桥。无论是对于接受了PCI治疗的患者还是未接受PCI治疗的患者,心梗复发的危险性仍然很高,是普通人群的5—7倍。因为ACS急性期过后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斑块仍然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而支架和搭桥手术解决的局部的问题,在血管的其他部位仍然可能出现新的病变,需要通过长期药物治疗达到稳定斑块、延缓进展、预防复发。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