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药资讯 > 2011年第一季度全国16人死于食物中毒

2011年第一季度全国16人死于食物中毒

2011-06-22 13:58 阅读:9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q****e 责任编辑:qionghe
[导读]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消息,2011年第一季度,卫计委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直报系统共收到全国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13起,中毒566人,其中死亡16人。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消息,2011年第一季度,卫计委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直报系统共收到全国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13起,中毒566人,其中死亡16人。

    卫计委办公厅日前发布2011年第一季度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情况通报。

    通报称,2011年第一季度,卫计委部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直报系统共收到全国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食物中毒事件)报告13起,中毒566人,其中死亡16人。与2010年同期相比,报告起数减少58.1%,中毒人数减少28.3%,死亡人数减少33.3%。

    通报显示,第一季度,1月份报告的食物中毒事件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总报告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的53.8%、69.4%和56.3%。

    通报称,第一季度,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起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总报告起数和死亡人数的46.2%和81.3%;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的中毒人数最多,占总中毒人数的57.1%。与2010年同期相比,微生物性、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中毒人数分别减少了41.0%和83.4%,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报告中毒人数增加7.7%;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死亡人数增加30.0%。

    通报称,第一季度,发生在家庭的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起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总报告起数和死亡人数的69.2%和87.5%;发生在集体食堂的中毒人数最多,占总中毒人数的56.9%。

    通报显示,第一季度,报告学生食物中毒事件1起,中毒46人,无死亡。该事件发生于学校集体食堂,为食用未炒熟豆角导致毒扁豆碱中毒引起。与2010年同期相比,学生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起数减少6起,中毒人数减少86.9%,均无死亡。

    通报显示,第一季度,全国报告剧毒鼠药中毒事件3起,中毒13人,7人死亡,均发生在家庭。剧毒鼠药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总数的50.0%、36.1%和53.8%。与2010年同期相比,剧毒鼠药中毒事件报告起数减少1起,中毒人数减少40.9%,死亡人数增加2人。

    通报对食物中毒事件原因做了如下分析:

    ——第一季度,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的中毒人数最多,达323人,占总中毒人数的57.1%,与2010年同期相比增加7.7%。其中,两起因食用未炒熟豆角导致毒扁豆碱中毒的事件,分别造成276人和46人中毒,均发生在集体食堂。

    ——第一季度, 发生在家庭的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起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总报告起数和总死亡人数的69.2%和87.5%。其中,剧毒鼠药中毒3起,中毒13人,死亡7人,分别占家庭食物中毒事件总报告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的33.3%、5.5%和50.0%。

    此外,通报还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要求: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食品污染和变质导致的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容易发生。各地要切实加强对学校等集体食堂和饮食服务单位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引导公众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掌握正确的食品加工和储存方法。

    ——各种野生植物和蘑菇将陆续进入采食期。各地要根据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告知公众不食用不能确认的野生植物和蘑菇,并根据条件向公众提供鉴别可食用野生植物和蘑菇的知识与方法。

    ——春夏季农药使用频率高,农药类食物中毒事件容易发生。各级卫计委门要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指导,使其掌握农药类食物中毒的诊断和救治方法,能够及时、有效救治中毒人员,减少和避免死亡。

    ——云南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盈江地震灾区食品安全监督监测工作,加强灾民集中安置点食品安全监管,广泛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严防灾区发生食物中毒事件。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