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肿瘤科医学进展 > 癌症“恶病质”的罪魁祸首

癌症“恶病质”的罪魁祸首

2011-06-22 13:37 阅读:1650 来源:《科学》 作者:q****e 责任编辑:qionghe
[导读] 近日来自奥地利格拉茨医科大学、格拉茨大学及格拉茨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小鼠中发现两种脂肪分解酶在癌症相关性恶病质中起关键性作用。

    近日来自奥地利格拉茨医科大学、格拉茨大学及格拉茨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小鼠中发现两种脂肪分解酶在癌症相关性恶病质中起关键性作用,靶向抑制其中的任何一种脂肪分解酶均能显著逆转晚期癌症伴随的破坏性脂肪及肌肉组织丧失,延长癌症动物的生存期。这一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著名国际刊物《科学》(Science)杂志上。

    恶病质(Cachexia)又称消耗综合症,是一种严重的机体代谢紊乱,涉及很多疾病(例如癌症,心衰,肾衰,感染,烧伤等),主要表现为肌肉、脂肪的丧失并伴有体重减轻、疲劳和虚弱。在癌症方面,恶病质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据临床医学报告, 高达80%癌症病人在疾病晚期患恶病质,据估测高达30%的癌症患者死于恶病质。先前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对肌肉丧失机制的了解;人们对脂肪的丧失机制则所知甚少。

    在这篇文章中,Rudolf Zechner及同事在小鼠中证实两种脂肪分解酶——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和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在产生癌症相关性恶病质中起着关键的作用。ATGL和HSL是分解脂肪细胞中储存的脂质的重要的限速酶,在脂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人员将实验小鼠分为三组:一组为野生型C57BL/6小鼠,另外两组分别为利用遗传修饰获得的ATGL基因敲除小鼠和Hsl基因敲除小鼠。随后研究人员将培养的癌细胞注入到这三组小鼠体内,他们发现在野生型小鼠中随着肿瘤的生长,小鼠的脂肪组织及肌肉组织显著丧失。而另外两组小鼠尤其是那些缺乏ATGL基因的生长着肿瘤的小鼠受到保护而没有罹患癌症相关性恶病质;它们保留了正常的脂肪质量而且几乎没有丧失肌肉。这些结果表明开发出靶向性抑制这些脂肪分解酶的抑制剂有可能成为恶病质的一种新治疗方法。

    近年来解析癌症恶病质有关的信号途径,开发出有效防止恶病质,提高肿瘤患者生存期的治疗策略成为了癌症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

    来自Amgen公司的华裔科学家韩汇泉博士发现了一种可以阻断“恶病质”发展的蛋白。他设计了一种可溶性受体蛋白sActRII(可阻断恶病质信号通路,影响myostatin和activin A)。将这种可溶性分子sActRII分别注入正常的小鼠肌肉和癌症模型小鼠肌肉内,结果发现sActRII在一周或两周时间可促进正常小鼠肌肉聚集;对结肠癌模型小鼠而言,尽管癌细胞在继续增殖,但是肌肉质量却已经恢复正常,尤其令人惊奇的是,癌症对照组(没有接受注射的小鼠)在40天内相继全部死亡,而接受sActRII注射的小鼠仍有一半以上存活。这一成果发表在著名的Cell杂志上。

    这些研究成果为科学家们揭示恶病质信号通路,并据此开发出高效安全的恶病质治疗策略,提高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及生活质量带了新希望。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