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医生,每天都在接触患者,繁忙的工作之余是否曾经静下心来思考患者对于你的意义?
表面看来,患者请医生为自己解除病痛是在麻烦医生,患者确实有求于医生,但实际上正是这样的“麻烦”成就了医生。你的专业技术为患者祛除病痛,而患者却用自己的身体甚至生命给你提供了临床经验。北京医院内科教授曾昭耆在《谁是你的好老师》一文中,对患者的地位进行了这样的描述:“患者是疾病和各种诊治手段的承受者,他们用亲身经历叙述所患疾病的症状及其演变、各种诊断检查的难受程度以及对各种治疗的效果和毒副反应的切身体会。这些都是在把书本上的记载变成生动而具体的现实,使医生得到深刻的感性认识。临床上同一种病,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同一种药物在不同患者身上的治疗反应也不尽相同……”正是不同的患者以及不同的症状表现,才使得医生在诊治疾病的同时丰富了自己的临床经验。就像许多医界前辈反复强调的,每位患者都是医生的老师,每个病例都有可学之处。
“以患为师”的态度可以使医生在工作中保持敏感,以积极的心态与之合作。一个医生要成长为专家,受到患者、群众的认可和赞誉,需要长时间的临床实践,在给患者诊治的过程中长本事。在这方面患者是你最好的老师,患者给你提供了最好的实践机会,当医生用心去治病的时候,经验就在积累,但要把经验转化为 对规律性的把握就需要思辨能力。有长期的经验积累,对工作很熟练,那只能叫“医生”;能思辨,能创新,才能成为“学者”。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亚药理学会和英国药理学会主办的澳-英联合药理...[详细]
2月28日,GW制药宣布美国FDA授予该公司用于治疗儿童Lennox-Ga...[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