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肿瘤科医学进展 > 先进肿瘤诊疗技术 学的会的高精尖(2)

先进肿瘤诊疗技术 学的会的高精尖(2)

2011-01-21 13:46 阅读:1493 来源:健康报 作者:水**南 责任编辑:水北天南
[导读] 先进的诊疗技术为肿瘤患者带来了新希望,内科治疗,借助靶向药物越来越精准;外科手术,更多考虑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放射治疗,不再胡子眉毛一把抓;影像诊断,发现的早期患者在逐渐增多

  我院自2008年引入此项技术,目前已完成EBUS-TBNA 300余例,平均每例耗时25min,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5%、100%及100%,所有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此项技术安全有效。此外通过该技术将放射粒子及生物治疗制剂通过穿刺针注入病变内部,开展纵隔肿物的介入治疗,将为超声支气管镜技术开拓新的领域。
  点评:纵隔、肺门解剖结构复杂,组织器官多,该位置疾病的诊断是临床上的一个难点。传统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在疾病的定性,尤其是淋巴结性疾病的定性上有很大的局限性。纵隔镜曾是诊断纵隔疾病的金标准,准确率高,但是有风险大、并发症多、需要在全麻下进行、费用相对较高、诊断范围较局限等缺点。在这种背景下,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技术所具备的创伤小、诊断范围较大、局麻下完成、费用相对较低等优点自然显得格外重要。内镜科教授  王贵齐
  低剂量螺旋CT 早期肺癌筛查的有效方法
  作为规范化应用低剂量螺旋CT筛查早期肺癌的研究与医疗单位之一,我院目前已对2300人次进行了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筛查出的肺癌82%为早期(Ⅰ期),都接受了良好治疗。
  早期肺癌一般无临床症状及体征,只能依靠定期健康查体发现。一方面,由于肺部是含气量高的人体器官,其天然对比度高的组织学特征决定了小病灶在胸部CT图像上容易显示;另一方面,CT由于横断面断层成像,可以发现位于解剖学死角或胸片因组织结构重叠等原因造成的病灶遗漏,明显提高了肺部病变的检出率。
  但随着CT的普及,其所带来的放射剂量问题亦被受检者及研究者所重视。在此背景下,1990年美国放射诊断教授Naidich首次提出了低剂量CT的概念,即在保证病变诊断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放射剂量。我院前期对2000余名无症状受检者的统计,胸部低剂量CT的放射剂量约为常规CT的1/10。

  • 1
  • 2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