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处方权危机!卫健委严查违规,奖惩分明!

处方权危机!卫健委严查违规,奖惩分明!

2024-05-21 08:59 阅读:1195 来源:见文末 作者:医**漫 责任编辑:医路漫漫
[导读] 近年来,大量药品被浪费的事件引发了公众关注。

近年来,大量药品被浪费的事件引发了公众关注。


被浪费的药品多为过期药,属于危险废物,其安全性、有效性等可能会因长期搁置而发生改变,不宜服用。随意丢弃的过期药品,容易引起环境污染等问题,甚至可能被不法商贩重新包装、重复销售因此,从长远来看,药品浪费会牵连出一系列公众安全问题。


为此,国家卫健委联合其他四部门印发了《节约药品资源遏制药品浪费的实施方案》,在药品生产、流通、消费环节均提出了一系列节约药品的举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23)


图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


5月11日,为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内蒙古自治区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节约药品资源遏制药品浪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重点工作内容如下(内蒙古自治区卫健委,2024)。


图源:内蒙古自治区卫健委


一、推行药品适宜包装


药品包装不合理造成的浪费包括两方面。


一方面是对于需大量用药的人群而言,药品包装剂量过小会导致大量包装材料被浪费。而对于用药剂量较小的人群,药品包装剂量过大会导致药物用不完而出现过期浪费。


对此,《方案》指出,医疗机构需依据患者住院期间的平均使用量及药品储存条件,在保障药品质量前提下,提出切合实际的药品包装规格需求,尽可能采购包装量大的瓶装药品,常用药品可1000粒/瓶,其他可100粒/瓶。医务人员需将药品拆分成单剂量或日剂量,调配分发给住院患者。


药品生产企业需根据医疗机构提出的药品剂量需求,优化药品包装规格。为推进药品大包装在医疗机构的使用,药品生产企业需开展药品分剂量工作。


《方案》特别强调,医疗机构需根据不同群体用药量需求合理调配药品包装种类,大包装药品主要供住院患者使用、7天常用量包装药品主要供门诊患者使用此举可有效调控药品包装不合理造成的浪费问题。


二、规范医师处方行为


除药品包装不合理外,医师过量开药也是导致药品浪费的重要原因



《方案》明确规定,医师要规范处方行为,坚持按照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用药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按照国家处方集、临床诊疗指南、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临床路径等,合理开具处方,使用适宜的用药剂量、频次、疗程等。


此外,医师需注意不得无适应证开药,不得以单纯增加收入或谋取私利为目的开药,不得利用执业之便开单提成。


《方案》还规定了医师开具处方的用量限额: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符合长期处方条件的慢性病患者开具长期处方,最多不超过12周用量。


《方案》指出,医疗机构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对临床用药全过程进行智能化审核与管理,要加大对处方品种数、适应证、用药剂量、频次、疗程等不合理问题的处方点评力度。


医师若开具了品种数多、剂量大等不合理处方,将被每月通报,医疗机构将依法依规对医师采取限制处方权,甚至取消处方权等措施。


处方点评结果还将纳入相关科室及其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和年度考核指标,落实奖惩措施。


三、加强宣传教育引导


消费环节也是药品浪费的主要环节。《中国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白皮书》显示,90.1%的被调查者曾将过期药品随意丢弃,全国每年产生家庭过期药品约1.5万吨。据估算,我国每年家庭浪费的药品价值超过100亿元(中国经济网,2023)。


因此,卫健委指出,加强对民众的宣传教育引导,是遏制药品浪费的重要工作。


医疗机构、零售药店需通过公众号、宣传册、融媒体等多种方式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教育,向公众宣传药品知识,引导公众摒弃盲目囤积药品、互相介绍随意吃药等错误行为,提升公众理性购药、科学备药、合理用药、节约药品的意识。


医师、药师、护士等专业人员要告知患者和公众不合理用药行为可能造成的危害,鼓励利用互联网平台,加大用药指导力度,节约药品资源。


除内蒙古自治区外,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等6部门也印发了《关于印发陕西省节约药品资源 遏制药品浪费若干措施的通知》(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024)。


图源: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陕西省卫健委也表示,医疗机构要强化临床用药管理,开展合理用药现场督查,将“处方点评结果纳入相关科室及其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和年度考核指标,落实奖惩措施”纳入督查内容。


医务人员需主动深刻认识到遏制药品浪费问题的重要性,谨慎开具处方中的药品剂量,避免大量医疗资源被浪费,也避免多余的药品被不法分子利用,危害公众财产与健康安全。


医疗机构监管部门也需考虑处方点评的准确性和公正性,避免点评人员存在非专业性的主观判断及滥用职权现象,使绩效考核与奖惩措施的合理性和公平性得到保障,避免引发医务人员的不满和抵触情绪。


来 源 | 好医生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违规、侵权、来源标准错误,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