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一附院作为全国知名的医院,其经营规模一直备受大众关注。近期,郑大一附院官网公布了《2021年度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决算公开》,对2021年医院财务情况进行了公开。
数据显示,2021年,郑大一附院年度收入合计接近219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拔款收入5.8亿,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拔款收入4亿,事业收入186亿,其他收入约23亿。

据了解,近年来,郑大一附院无论是门诊量还是营收情况,除了疫情特别影响之外,一直都在前进和发展,相关媒体《看医界》据医院官网及媒体公开报道综合,2012年,郑大一附院年门诊量346万人次,2018年达到776万人次。而营收方面,2016年医院营收总额为94.89亿元,2015年该院的营收为84亿,2014年营收为74亿。
郑大一附院的发展被很多医院称为虹吸效应,但是对于医院本身而言,很多人认为,这是优质医疗资源的整合,也能为全省百姓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随着医院发展,郑大一附院的扩张之路高歌猛进。
2021年10月份,郑大一附院接下原河南省省立医院,更名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院区”。郑大一附院进入“一院四区”时代(河医院区、郑东院区、惠济院区、航空港院区),床位规模达到12000张左右。
近年来,随着医院发展,郑大一附院在全国的医疗实力也节节攀升,实力充足,方能引进人才和设备,这也助力了医院的高速发展。 这些年,提起郑大一附院,一直有不同声音。但仅就医院发展而言,郑大一附院确实为河南拿下了全国医院的实力排行,如果不服,就用事实和实力把你征服。就拿中国医院排行榜(复旦版)来说吧,郑大一附院在全国的排名,9年时间,上升了81位次。在复旦榜单发布的第3年,即2011年,郑州大学一附院跻身全国医院百强榜单,排名第100名,是河南首家冲进全国百强榜的医院。此后,郑大一附院的排名每年几乎都在稳步上升,2020年发布的2019年中国医院排行榜上,郑大一附院更是冲进全国医院20强,位列第18位。据2020年中国医院排行榜,郑大一附院排名19位。短短9年时间,位次上升81名。
2022年5月,《党的生活》杂志刊登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成增文章:“奋力实现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健康河南”,在该文中,王成增提出坚持打造“五新”,建设高水平强院。一是全力构建与国内一流强院相适应的医疗服务体系,健全常态化疫情防控体系,着力打造国家级高水平医院,使人民群众就医的满足感、幸福感持续增强。二是优化医疗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医学中心建设,已经获批神经系统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积极创建呼吸、传染病、骨科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三是培育具有潜力的创新引领性诊疗技术,如器官移植、3D打印、细胞治疗等,医院平均住院日降至7天左右。四是发挥省域医院龙头作用,以对口支援、专科专病联盟建设、远程医疗等为抓手,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共享。五是积极探索以互联智慧医院为主要形式的“互联网+”远程医疗服务新模式,做到线上线下真实融合,扩大医院线上服务半径。六是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把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结合起来,健全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国家紧急救援基地和省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完善医院重大疫情救治体系。一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构建科学的学科发展体系,形成以20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等优势学科为引领的学科高峰,高峰要高;打造特色领先的学科高原,高原要实;培育新兴前沿方向的学科高地,高地要宽。二是作为临床医学一流学科建设骨干单位,争取ESI全球排名进入1‰,助力郑州大学一流大学建设。三是与郑州大学一流建设相适应,力争大项目、大平台、大成果落地生根。培育国家级创新团队、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争创1—2个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力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稳定在120项/年左右;尽快实现临床医学国家科技成果奖“零”的突破。四是在中国医院科研量值排名中争取早日进入全国前十强。一是立足城市医疗集团建设,积极探索公立医院多院区管理下的科学发展模式,加快推进“一院五区”基础设施建设,早日完成医院河医院区教学科研大楼、医院北院区和医院西院区建设等工程,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二是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强化医院运营管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的作用,积极适应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促进运营成本有效控制,收支结构优化合理,经济管理效能稳步提升。一是构建与现代医院管理体系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与高水平大学附属医院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建设体系;实行“引育结合”,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实施“名医名家名科”战略,着力培养高层次战略性人才,采取多种激励措施,助力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二是医学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原则,深入推进“医教协同”,建设国内一流的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及具有较高水平和辐射力的郑州大学临床医学教育信息平台、高层次的临床技能教学平台。三是力争实现国家级一流课程“零”的突破,实现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教学名师、教学团队新的突破,住院医师首次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首次结业考核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一是彰显文化自信,发挥老专家、学科带头人在文化建设中的引领示范作用。二是汇集90多年医院发展历史文化积淀,以2023年建院95周年为契机,做好医院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凝练。三是通过开展“文化艺术月”活动,讲好“郑大一故事”、传承“郑大一基因”、凝聚“郑大一力量”。四是健全医院特色文化建设体系,增强文化自信和行为自觉,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给想干事的人机会、能干事的人平台、干成事的人待遇,以正能量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凝聚合力,为国内一流强院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