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学历提升后“毁约”离职,医院起诉索赔34万违约金
2021-06-21 08:23
阅读:10427
来源:爱爱医
作者:爱爱医小编
责任编辑:爱爱医小编
[导读] 更大的发展平台,做人的诚信,这两者必须二选一时,你该怎么选?
更大的发展平台,做人的诚信,这两者必须二选一时,你该怎么选?近日,小编在某社交平台看到了一则关于“更好的发展”和“诚信”二选一的案例,很受触动,当代医生是该“躺平”还是接受“内卷”?为医者,想要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不错的成绩,不断学习更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眼界和见识,去外面更大的医院进修、提升学历是不二的选择。已经工作了6年的李医生,就因求学深造,与医院签署了《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合同书》。这份合同约定:李医生求学期间的所有学费由医院承担,并且医院正常支付李医生的工资,同时,李医生正常工作期间的所有福利都正常享受。但学成归来后,李医生要在医院工作8年以上,如若在这期间辞职,李医生需承担三倍的违约金,并且偿还医院所有支付的工资、福利待遇,以及学费,否则医院不提供人事档案和相关手续。3年后,李医生硕士研究毕业,他毅然向医院提出了辞职,想要解除《聘用合同》,另谋他路,遭到了医院的拒绝。为此,李医生申请了劳动仲裁,希望由法院判决解除双方签订的《聘用合同》。《聘用合同》解除后,医院向法院起诉,要求确认双方签订的《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合同书》有效,要求李医生支付违约金34万余元。医院起诉后,经过二审,这次事件最终以李医生返还医支出的10万余元告终。在一审时,根据我国《合同法》,李医生和医院双方签订的协议有效,当事人应该按合同履行约定医务,乙方未工作满约定年限,属于违约,应该承担责任,赔偿医院25万。当事人不服气,认为这是人事争议,医院凭什么要求支付违约金?于是李医生再次上述。二审后,法院认为一审的认定存在事实错误,应该予以纠正。同时双方签订的《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合同书》里面的相关规定也不符合法律规定,约定视为无效。最终,二审判定李医生不属于违约,返还医院为其支出的10万余元即可。毕竟出去深造之后,不管是知识储备还是关于疾病的理解和定义都有了质的飞跃,从学历和阅历方面都能够满足大医院的要求,想要更好的发展,辞职是必然。但在目前大医院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对医生的学历和科研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年轻医生该怎样凭借自己的努力在大医院争得一席之地?就拿北医三院来说,2020年北医三院医生的岗位接收了71名应届毕业生,其学历全都在研究生及以上,其中博士学历毕业的就占约92%,并且这些毕业生都是来自我国知名的医科院校,例如北京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等。北医三院只是众多大医院中的一个缩影。学医消耗了巨大的财力物力,大家毕业了,只要条件允许,都想要往好的医院去,这是人之常情,也都能够理解,毕竟大医院除了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外,福利待遇各方面都要比小医院好上很多。基层小医院门可罗雀,三甲大医院门庭若市,这种现象的形成,经过上列分析,也找到了证据。对于目前行业的激烈竞争,当代医生该不该躺平?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从院方的角度来说,投入了财力物力去培养一个人才,最终却留不住人,这是谁都不愿意接受的现实。但作为基层医院,小医院,面对大医院的虹吸现象,我们好像显得有心无力,毕竟人往高处走的道理,我们都懂。于是,很多医院出于种种原因考虑,不再愿意送人出去学习,进修,培训。最坏的结果,无非就是内卷呗,在这个小小的方圆里,上演着一场又一场的恶性竞争,最终又该走向何方?我们所站的位置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会有所差异。为此,面对自身发展,以及诚信问题时,总是会面临两难的境地,但诚信是做人最基本的准则,该遵守还是得遵守。至于当代医生是躺平,还是接受内卷,真的就需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