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用药和补充血容量的目的,在不间断CPR的情况下应迅速建立外周静脉通道,深静脉置管由于费时费力,影响CPR的进行,可于自主循环恢复后在进行。如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已有静脉通路,则可通过现有的通路给予复苏药物和补液。下腔静脉系统由于距心脏较远且无静脉瓣,故建立外周静脉通道时首选上腔静脉系统的血管,最佳穿刺部位是肘前静脉。相对于其他静脉血管,肘前静脉较粗,穿刺易于取得成功,必要时通过肘前静脉还可置人中心静脉导管。
如病人血容量不足,为了快速补液,可选16号针或套管针,如仅需要依靠该静脉通路给药则针头的粗细不太重要。少数人该血管外观不太明显或根本看不见,在这种情况下要靠触摸方能确定血管的位置。如肘前静脉穿刺失败,不要选手背或足背的静脉进行重新穿刺,因为手上的静脉太细,不能快速补液,而足背静脉距心脏太远,起效慢。这时可用套管针在颈外静脉重新穿刺,穿刺时以手指压在锁骨上方即可见到该静脉充盈,穿刺易于成功。颈外静脉不但粗,而且距心脏近,复苏药物到达心脏快,起效迅速。外周静脉给药效果不理想或自主循环恢复后病人仍需长时间的生命支持,可考虑行中心静脉置管或动脉置管。
我们都知道,如果说心肌发生损伤后,心肌细胞里面的一些物质会释放出来,传统的...[详细]
那么,我们说,血常规检测在红细胞这一块,包括的指标有: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