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时如何选择用药途径?
2018-03-21 21:11
阅读:4325
来源:危重病医学主治医生600问
作者:南*雪
责任编辑:南山雪
[导读]
心肺复苏时不同的给药途径直接影响到复苏药物作用的速度。为了使复苏药物起效最快,过去多采用直接心内注射给药,近年来临床上则多主张静脉给药或气管内给药静脉内给药:心肺复苏开始后应尽快建立静脉通路,以供输液及用药之需。初期复苏期间一般多采用上腔静脉系统内静脉给药。优点:有实验证明复苏药物经静脉通路起效快,甚至比心注射更快,且避免了心内注射的缺点,不中断心肺复苏过程;缺点:心跳骤停时如无现成的静脉通路则无法应急,建立静脉通路有时比心内直接注射所需时间要长;如已有的静脉通路是在下肢,由于下肢没有静脉瓣,且距心脏远,药物到达心脏的时间相对于上腔静脉系统的静脉要长。气管支气管树给药:如一时静脉通道不能建立而气管插管已成功时,可将复苏药物加等渗盐水稀释至10ml左右,经气管插管注入气管支气管树,因肺内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药物作用速度和静脉内给药无明显区别。优点:作用速度快,无心内注射的缺点。缺点:需经气管插管给药,如经环甲膜穿刺给药则药物不能快速到达肺部。
心内注射给药途径:因心内注射可刺破胸膜引起气胸,损伤心脏及冠状动脉,同时心内注射时胸外心脏按压必须停止,故现在临床上不主张心内注射。在特殊情况下必须经心内注射给药时,为减少并发症,可采取剑突旁径路(穿刺针自剑突左侧剌入,向上后方推进)将复苏药物注入心内。碳酸氢钠不能经气管支气管树或心内注射给药。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