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关于心肺复苏时肾上腺素的用量问题在临床上有很多争论。最初是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在闭胸心脏按压时用大于常规剂量5~10倍的肾上腺素比常规用量可获得更好的恢复自主循环的效果。以后在临床上也证实用3~5mg的肾上腺素可取得较好的恢复自主循环效果。肾上腺素既可作用于a受体也可作用于β受体,单独使用即可升高收缩压和舒张压,其血管加压作用与其剂量有关。美国急诊临床专家 Callaham和 Madson在用常规剂量和大剂量肾上腺素临床对比时发现,使用大剂量的肾上腺素确实可以提高病人恢复自主循环的成功率(49名成年人患者,用0.2mg/kg肾上腺素,每5分钟一次,59%可以恢复自主循环而用lmg每分钟一次,仅14%的病人恢复自主循环),但两组病人的出院存活率却无明显差别。1992年在美国国家心肺复苏和心脏急诊处理会议上,专门讨论了在心肺复苏中肾上腺素的剂量题,对不同城市若干医疗单位报告的2400余例病例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发现大剂量肾上腺素(0.07~0.20mg/kg)可以较快地恢复自主循环,但与用常规剂量的肾上腺素的病人出院存活率相比并无统计学上的差异。这次会议就此问题得出的结论是:
①无论肾上腺素剂量大小,存活率均较低;
②多数病人的存活是由于早期除颤而不是肾上腺素;
③临床资料未发现使用大剂量肾上腺素有何坏处。综上所述,有关在心肺复苏中肾上腺素的使用剂量问题,到目前为止尚无明确结论,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故1992年在美国召开的国际心肺复苏会议上仍建议按标准剂量(1mg)静脉内或气管内给药,每5分钟重复相同剂量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