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检验点缺陷可导致化疗后癌症风险增加

检验点缺陷可导致化疗后癌症风险增加

2012-11-21 11:36 阅读:1484 来源:生物通 作者:网* 责任编辑:网络
[导读] 研究人员预计,那些带有检验点突变的人来说,在上述化疗药物的作用下癌症风险会增高。在没有化疗药物作用时,**叉不稳定或者坍塌在突变细胞中的发生频率可能并不高,不过会使下游更易频繁出现DNA突变。

    南加州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即使用药物剥夺了DNA复制的原料,带突变的细胞依然会继续尝试复制DNA直到酿成大祸。研究人员应用time-lapse延时成像技术首次观察到,尽管化疗药物关闭了绝大多数癌细胞的DNA复制,携带“检验点突变”的细胞依然持续解链DNA并生成受损的DNA链,而这会导致癌细胞中常见的一些异常。

    “此前人们认为这些检验点突变会停止复制,而复制机制瓦解。”美国南加州大学分子生物学教授Susan Forsburg说。“我们通过新技术发现,这一复制过程还在持续,并会由此造成严重破坏。”

    该研究团队用普通化疗药物Hydroxyurea处理正在进行DNA复制的裂殖酵母,这种药物会使细胞缺乏构建DNA链所需的核苷酸。此前研究显示,普通细胞发现核苷酸缺乏就会停止复制DNA,就好比汽车司机发现快没油了就及时停下,以免对引擎造成损害。而现在研究人员发现,检验点突变会让细胞忽视这一信号,以刚才那个比喻来说,就是汽车没有了司机还在一直踩油门直到引擎发出劈啪声彻底无法驱动为止。

    研究显示,携带这种突变的细胞会持续解链DNA进行复制,直到DNA链达到“坍塌点”而破坏掉,而这可说是细胞受到的最严重的伤害。

    研究人员预计,那些带有检验点突变的人来说,在上述化疗药物的作用下癌症风险会增高。在没有化疗药物作用时,复制叉不稳定或者坍塌在突变细胞中的发生频率可能并不高,不过会使下游更易频繁出现DNA突变。在化疗药物处理时,也有小部分突变细胞未受影响,研究人员下一步就将深入解析这其中的机制。

    资助这一项目的NIH负责人Michael Reddy表示,研究人员将遗传学工具、药物处理和尖端成像技术结合起来,对一个老问题提出了新观点。他们从根本上修正了复制叉坍塌的动力学机制,将有助于人们进一步理解检验点缺陷型人类癌细胞抵抗化疗的机制。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