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消化内科医学进展 > 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

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

2012-05-21 14:21 阅读:6274 来源:爱爱医 责任编辑:潘乐乐
[导读]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同时又是一种易复发的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迄今仍未阐明,目前多数人认为与致溃疡的攻击因素和粘膜的保护因素失去平衡有关。当攻击因素如胃酸、胃蛋白酶、反流的胆汁、某些药物和酒精等增加或保护因素如粘液屏障、粘膜的修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同时又是一种易复发的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迄今仍未阐明,目前多数人认为与致溃疡的攻击因素和粘膜的保护因素失去平衡有关。当攻击因素如胃酸、胃蛋白酶、反流的胆汁、某些药物和酒精等增加或保护因素如粘液屏障、粘膜的修复功能及局部血液循环减弱,均可引起消化性溃疡;另外,个体神经和内分泌反应、遗传素质差异都可影响二者之间的平衡而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生。近20年来,特别是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从人胃粘膜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后,人们对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及病因有了更新的认识,在这期间出现了一大批新型抗消化性溃疡药,提高了消化性溃疡的治愈率,降低了复发率。本文重点介绍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进展。

    1.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概况

    虽然近年来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进展很快,但是最古老的抗酸药在溃疡病的治疗上仍有相应的地位;20世纪70年代,H2受体拮抗剂的问世是消化性溃疡治疗上的里程碑,它使消化性溃疡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大量的患者避免了手术;80年代H+-K+-ATP酶(质子泵)抑制剂的问世,使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目前最强的新型抑酸药物;新的胃粘膜保护剂如前列腺素衍生物、吉法酯、替普瑞酮、麦滋林-S颗粒等,则开辟了另一条途径;90年代开展的幽门螺杆菌(Hp)根除疗法开创了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新纪元。

    2.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分类

    2.1 抗酸剂
    主要是一些无机弱碱,口服后能直接中和胃酸,可减轻或解除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多为复方制剂,如胃舒平。抗酸剂具有价格低廉、制酸迅速和持久的优点。含铝、镁的化合物,可互相抵消便秘和腹泻的副作用。

    2.2 H2受体拮抗剂
    外源性或内源性组胺作用于胃壁细胞膜上的H2受体,促使胃酸分泌增加。H2受体拮抗剂选择性阻断此作用,使胃酸分泌减少。目前,在临床广泛应用的有第1代的西米替丁,第2代的雷尼替丁、拉福替丁,第3代的法莫替丁、尼扎替丁,第4代的罗沙替丁。罗沙替丁为长效品种,具有显著且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夜间胃酸分泌和五肽胃泌素刺激的胃酸分泌作用,可减少消化性溃疡患者胃蛋白酶总量。新近上市的乙溴替丁突破了前3代拮抗剂的局限性,除了拮抗组胺H2受体外,尚有粘膜保护作用,可促进胃粘膜层粘联蛋白受体增加,提高粘液凝胶附着物的质量,增加胃粘膜的血流量和粘液层的厚度,同时具有更强的杀灭Hp的作用。
    本类药物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用药4wk愈合率75%~92%;治疗胃溃疡发挥作用较慢,用药8wk愈合率75%~90%,用药12wk愈合率可达90%~95%。本类药品效果可靠,不良反应较少,主要有消化系统反应,如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尤其是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和尼扎替丁长期服用耐受良好。1999年颁布的《国家非处方药目录》(第1批)收载了西米替丁、雷尼替丁和法莫替丁,作为自我对症治疗药物。
    356例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给予罗沙替丁或安慰剂于睡前服用,4wk后内窥镜检查,用药组和安慰剂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78.9%和44.8%(P<0.001)。
    298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应用乙溴替丁800mg,qd或雷尼替丁150mg,qd,连用56d。4wk后有效率分别为70%和66%,8wk后为91%和87%。148例患者应用乙溴替丁,800mg,qd,连用12wk,仅1例出现轻度腹泻。提示第4代不良反应比前3代少。

    2.3 质子泵抑制剂(PPI)
    PPI的问世开辟了抗消化性溃疡药物新的作用途径,使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不再是难题。此类药物主要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依索拉唑、莱米诺拉唑等。
    2.3.1 奥美拉唑:1988年在瑞典上市,为第1个应用到临床的PPI。奥美拉唑经肠道吸收后进入血液,很快分布到胃壁细胞分泌小管的高酸环境与酸结合,形成有活性的物质,与质子泵H+-K+-ATP酶的两个巯基(-SH)基团发生不可逆的结合,抑制了酶的活性,从而导致酸分泌的抑制。本品作用强,止痛速度快,持续时间长,疗程短,溃疡愈合的时间比H2受体拮抗剂快。本品常用量20mg~40mg,qd,服药2wk溃疡愈合率为70%,4wk为81%,8wk为93%。静脉注射本品80mg/d,对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显著。
    2.3.2 兰索拉唑:1992年在日本研制,为第二代PPI。本品的抑酸、细胞保护和促进溃疡愈合效果优于奥美拉唑。对慢性溃疡模型中醋酸所诱发的胃溃疡,本品优于奥美拉唑和法莫替丁。
    2.3.3 泮托拉唑:1995年在德国上市,为新型PPI。因其具有选择性高、与其它药物并用不易发生相互作用、生物利用度高、不良反应率低(为11%)、疗效好等特点,被专家认为是一个长期或短期治疗与酸相关性疾病很有前途的PPI。
    104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活动期消化性溃疡患者应用兰索拉唑30mg/d或奥美拉唑20mg/d,连用4wk后复查胃镜,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6.2%和88%,且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另据报道,上海泮托拉唑临床协作组对116例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分别应用泮托拉唑40mg/d或奥美拉唑20mg/d,连用4wk后,两组胃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1.7%和90.0%,十二指肠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1?7%和94?7%。
    本类药品不推荐用于长期维持治疗,对怀疑患有恶性肿瘤伴发胃溃疡患者必须排除恶性病变后再应用PPI,以免误诊。

    2.4 乙酰胆碱拮抗剂
    值得一提的是哌仑西平(哌吡氮平),为新型抗胆碱药。与阿托品相比,哌仑西平具有选择性的抗胆碱作用,对胃壁细胞的M2-受体有高度亲和力,而对中枢及外周其它M受体几无作用,故应用一般治疗剂量就能有效地抑制胃酸分泌,很少有其它抗胆碱药物对瞳孔、胃肠平滑肌、心脏、唾液和膀胱的副作用。其疗效与西米替丁相仿,优于甘珀酸钠,与抗酸药合用可明显增强疗效。临床上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明显疗效,一般服药2wk疼痛减轻,4wk后症状得到迅速控制。

    2.5胃粘膜保护药
    长期以来,人们对溃疡的研究重点放在攻击因素和保护因素之间的不平衡上,后来才开始重视粘膜屏障、细胞保护因子、胃和十二指肠局部血液循环等抗溃疡因素。
    2.5.1 米索前列醇:又名喜克溃、Cytotu。前列腺素(PG)具有胃粘膜细胞保护作用,是一个胃粘膜极为重要的防御因子,能预防多种损伤因子所致的胃粘膜损伤。现已证实,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粘膜中缺乏PG,于是人们开发了各种PG合成衍生物。喜克溃即为其中之一。本品具有强大的细胞保护作用,所需剂量仅为抑制胃酸分泌剂量的1/100~1/10。本品疗效似略低于西米替丁,但对西米替丁治疗无效改用本药仍有效,对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胃粘膜损伤有防止作用。此类衍生物还有恩前列素(Enprostil)、罗沙前列醇(Rosaprostol)和奥诺前列素(Omoprostil)等。其中,恩前列素口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4wk后愈合率为50%~80%,治疗胃溃疡2wk愈合率为86%,与西米替丁和哌仑西平相似,低于雷尼替丁,还可降低阿司匹林引起胃炎与糜烂及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率。
    2.5.2 胶体次枸橼酸铋(**):本品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溃疡面蛋白质及氨基酸发生络合作用而凝结成保护性薄膜,从而隔绝胃酸、酶及食物对溃疡粘膜的侵蚀作用,促进溃疡组织修复和愈合。本品能与胃蛋白酶发生鳌合作用而使其失活,能促进粘液及PG的分泌,此外还有抗Hp作用。
    2.5.3 胶体果酸铋:为新型胶态铋制剂,对粘膜的保护作用强于**,对Hp有较强的杀灭作用。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总有效率为98.6%,愈合率为86.6%。

    2.6 胃动力药
    在消化性溃疡病例中,如见有明显的恶心、呕吐和腹胀,实验室检查有胃潴留、排空迟缓、胆汁反流或胃管反流等表现,在给患者抑酸药或胃粘膜保护药的同时,应给予促进胃动力药物,如吗丁啉、西沙比利、莫沙比利等,往往能收到理想效果。

    3.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原则

    3.1 用药原则
    治疗消化性溃疡应针对酸、Hp及其它因素采用联合用药原则。H2受体拮抗剂可作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的首选药;抗酸药和硫糖铝也可用作第一线药物,但疗效不如H2受体拮抗剂;PPI如奥美拉唑,也可用作第一线药物的短期治疗,多数学者认为,主要用于其它药物治疗失败的难治性溃疡。如用H2受体拮抗剂治疗3mo仍未治愈,用PPI可能是非常有效的;对卓一艾综合征首选PPI。Hp阳性的病例,应采用三联或二联疗法根除Hp感染。

    3.2 根据溃疡的不同类型选择药物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发病机制并不完全相同。胃溃疡的发病以粘膜屏障受损为主,十二指肠溃疡多伴有病态的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亢进,在治疗上则应以减弱攻击因子的药及抑制胃酸分泌的药为主。

    3.3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相关性溃疡的治疗
    外源性致溃疡因素,除Hp外,服用NSAIDs亦能导致消化性溃疡,尤其是胃溃疡,因能抑制粘膜合成PG,削弱粘膜细胞保护作用,增强粘膜对损伤的敏感性。相当多的胃溃疡患者,尤其是老年人,有服用NSAIDs的病史。NSAIDs性溃疡有50%的患者无症状,不少患者以出血为首发症状,因此不能掉以轻心。长期服用NSAIDs的患者,应并用加强胃粘膜屏障的药物,如米索前列醇、麦滋林-S颗粒、替普瑞酮等,以预防NSAIDs性溃疡的发生。NSAIDs性溃疡发生后,应尽可能停用NSAIDs或减量,或改用其它药物。H2受体拮抗剂对此种溃疡的疗效较一般溃疡为差,有人认为用奥美拉唑(40mg/d)可使溃疡愈合。米索前列醇单用或合用H2受体拮抗剂有助于溃疡愈合。

    3.4根除Hp的治疗
    目前已证实,Hp是导致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因素之一。80%以上的胃溃疡患者,95%~100%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都检出Hp阳性;而在成功根除Hp后,消化性溃疡复发率可降至1%~3%。因此,积极根除Hp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一种最有效、最廉价和简单的方法。当前推荐治疗Hp的方案可分为两大类,即铋剂加两种抗生素的三联疗法和PPI加两种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或替硝唑)的三联疗法,前一方案根除率达80%左右,但不良反应较高达20%;后一方案可使Hp根除率达90%以上,且不良反应少。少数患者效果不理想时,可用PPI加铋剂再加2种抗生素的四联疗法。

    据报道,对65例经检测证实为合并Hp感染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给予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g+克拉霉素0.5g,均bid,疗程7d,对Hp根除率达90.6%,十二指肠溃疡愈合率为87.5%。国内对122例Hp感染的消化道溃疡患者,以兰索拉唑30mg/d,胶体铋剂200mg+阿莫西林1g+呋喃唑酮0.1g,bid,连用10d,Hp的根除率为92.7%。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