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药资讯 > 麻醉医生仅满足“麻倒”远不够

麻醉医生仅满足“麻倒”远不够

2012-04-21 08:58 阅读:1172 来源:健康报 责任编辑:申琼鹤
[导读]   麻醉医生如果没有娴熟的技术与丰富的知识,即便能够完成基本的麻醉,至多也只能是把病人麻倒了,绝对称不上是麻好了。 不少麻醉医生宁愿费尽心思为病人做各种操作,使用各种药物,而不愿花时间思考为什么要实施这些操作或使用这些药物。在临床中,我们用

  麻醉医生如果没有娴熟的技术与丰富的知识,即便能够完成基本的麻醉,至多也只能是把病人“麻倒”了,绝对称不上是“麻好”了。

  不少麻醉医生宁愿费尽心思为病人做各种操作,使用各种药物,而不愿花时间思考“为什么要实施这些操作或使用这些药物”。在临床中,我们用在操作上的时间总是比用来思考的时间多,往往认为操作结束了麻醉就结束了,认为各种操作和药物都用上去,病人就安全了。其实这样做我们只能称得上“匠”,算不上“师”。

  无论是长时间、大手术的全身麻醉,还是几分钟即可完成的小麻醉,都可能出现麻醉意外。自麻醉药起效那一刻起,风险就开始伴随了,当麻醉药在患者血液中浓度达到高峰时,是风险最大的时刻。例如无痛人流手术实施的是单纯静脉全身麻醉,手术时间通常较短,10~20分钟便可完成手术。就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当麻醉药推入血管起效后,往往会合并低氧血症和血压下降。

  防止出现麻醉意外的最佳办法,就是事先要考虑到各种并发症和防止措施,做好预防。做到这一点,说说容易做起来难。首先,麻醉医生要掌握许多知识,不仅了解气管插管、硬膜外穿刺、中心静脉穿刺、动脉穿刺、臂丛或颈丛阻滞等操作方式,还需懂得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内外妇儿等各科知识。围手术期,麻醉医生必须懂得各生命体征变化的意义并能分析其突然变化的原因,尽可能做好对患者术中生命功能的调控。假如手术中患者频发严重的心律失常,我们却辨认不出,更不要说正确处理,后果会很严重。此外,不仅要考虑围术期患者生命功能的稳定,还要顾及手术结束后病人的早期复苏与康复。

  麻醉医生心中不仅要有一份责任,还要时刻装着对患者生命的爱惜和尊重。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