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非激素抗炎药物
消炎痛(Indomethacine):
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e E,PGE)促进肠上皮的分泌,口服或灌入肠腔后可引起严重的腹泻。口服消炎痛后能抑制胰性霍乱、甲状腺癌以及直肠绒毛腺癌的分泌性腹泻,都由于消炎痛降低PGE2水平而达到止泻效果。但在溃疡性结肠炎和Crohn病,消炎痛没有止泻作用。
近来的研究表明,5-aminosalicylic acid(5-ASA)和Sulfasalazine能抑制组织的PGE合成酶,减少PGE水平而达到止泻。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的止泻作用可能有发展前景。
5.钙和调钙蛋白拮抗剂
细胞内游离钙在调节肠道离子和水的主动转运中起重要作用。细胞内游离钙增多使Na+和Cl-吸收减少,却刺激Cl-的分泌。控制液体和电解质转移的最后一关不是细胞内的游离钙,而是细胞内结合钙的蛋白质,称为调钙蛋白(calmo**n)。它很可能是调节粘膜Na+和Cl-渗透性的信使。钙通道阻滞剂和调钙蛋白拮抗剂均有止泻作用。
(1)硝苯吡啶(Nifedipine)、维拉帕米(Verapamil)及硫氮酮(Dilthiazem):由于钙通道阻滞剂抑制钙的内流,使平滑肌收缩性下降,能降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餐后结肠锋电位活动,有可能用于肠易激综合征的腹泻型患者。同时钙通道阻滞剂也抑制水和电解质的分泌,使从净分泌变为净吸收。因此对由于分泌增加引起的腹泻有效。
(2)苯丁哌胺:见前。
6.收敛吸附剂
如矽碳银、鞣酸蛋白、次碳酸铋等,可选择使用于炎性腹泻。皆为每日3次,每次0.6g,口服。
7.鸦片制剂
抑制肠神经,刺激分泌,刺激肾上腺素作用,促进吸收,抑制分泌、运动。如脑啡肽、鸦片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