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进医门深似海,从此假期是路人。
本科实习时,深思熟虑后,想转行。一时对医学渐渐失去兴趣,觉得生活索然无味,一味消沉到不知今年为何月。
实习两个月,学校居然通知我回去保研,真是个“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研究生名额,为了避免毕业即失业的尴尬,我想都没想,稀里糊涂上了研究生。
面临着专硕还是学硕的抉择时,我又禁不住怂恿,随大流浩浩荡荡选了专硕,这意味着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四证合一,比科硕少了整整三年修行。
可是直到上了临床才慢慢发觉:临床经验完全是可以后天学会的,和时间长短实在扯不上“巨大”的关系(有一定影响,但绝不是正比),只要理论基础掌握到位,学以致用,精益求精,不出三个月,你绝对是一名优秀的小医生(我深有体会);
而科研精神或科研能力才是必须慢慢培养,任重而道远的。我不可能在三个月内做好实验,写好一篇优秀的论文,发现一个好的创意,改变一种疾病的进程,拯救许多苦难的家庭;
唯有慢慢熬,默默坚持,待“媳妇熬成婆”,待“铁杵磨成针”,才会蓦然回首,发现谓之真理的东西。
正如一句话所言:你想要的,上帝会考验你;到你身边的,可能是个惊喜!(我深信不疑)
2
每次医院开座谈会,老师们总会“嫌弃”专硕:
“我们医院是不可能留下专硕的,一开始面试时就提过醒,我们需要的是科研型人才,区区一个专硕,在省会城市的大医院是很难找到出路的。”
每次听到这些,我就默默低下头,低下头。
“我们为什么不要专硕呢?傻傻轮转33个月成了硕士或许你们会觉得光荣,但在我们眼里,你们只是一个高年资实习医师而已;在你们的青春里,文章会写吗?标书会写吗?课题会做吗?往后的岁月,再也不会有专门的老师教你写论文,写标书,做课题,却有无数名长辈教你怎么看病?怎么形成好的临床思维。”
每次老师问及这些问题,我就低垂着眼帘陷入沉思:每天临床那么忙,如陀螺一般高速旋转。
病人周转那么快,上午才出院的病床,下午已经约好病人住进来;
病历修改那么严,每个非正常值都要仔细分析,每次交上去的病程都被改得“河山一片红”;
每本病历都要返工,带教老师写的字有时过于潦草,看着看着就变成了无数蚂蚁在纸上爬;
加班更是家常便饭,筋疲力尽回到宿舍,心心念念的床就向自己欢快的招手!
哪有时间做科研呢?我们只是每天机械重复傻傻收病人、出病人的木头人罢了!
3
师兄师姐们找工作,专硕如被诅咒了般纷纷退出赛场(我所遇到的很多是这样)。对此我非常难过!
或许,我们已经进入一个病态的时代,我们梦想着急于求成,我们幻想着一蹴而就。很多医学生、医生都认为我们是被坑的一代,甚至身旁总有声音抱怨:国家不把我们这一代作死誓不罢休!我也会在心理暗暗**,为什么要让专硕带着耀眼的光环却让它在找工作时黯淡无光?既然注定没有捷径,为什么要有三年的落差?
偶尔,我会为自己选择专硕这条道路偷偷后悔(因为说出来怕大家喷我),即便现在我认真管病人的同时,拼命看文献,写文章;夜深入静的时候,细细思考有没有发现新的东西,有没有对病人更有益的方法……
庆幸的是,我一直觉得做医生或医学生都没有捷径,也仍旧相信苦难即是幸福!
每次从病人信任的眼神的倒影里,我看到一张善良、执拗、认真、不急躁的小医生的脸!
为此,我满心愿意一直默默前进着、耕耘着,一路沐浴阳光,一路播洒健康!
最新!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增加到2023年的19....[详细]
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工作满25年且仍在岗的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满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