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大一附院门诊的壮阔景象在业界可是传得沸沸扬扬,300多医生一天内看了两万病人,更有人笑称这简直堪比春运了!
当然,小编并非只注意到这人山人海的医院门诊现象,还联想到了日前业内疯传的一则消息——大医院普通门诊将被关掉。一度被称为“全国最大”的郑大一附院也是名副其实的大医院,普通门诊还没关已经人山人海,万一真被关掉了,这一**病人怎么办?
1.什么是普通门诊?
现在在医院的门诊一般分为普通门诊、专家门诊和特需门诊。
普通门诊一般由主治医师出诊,
专家门诊一般由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出诊,
特需门诊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生出诊。
专家门诊和特需门诊都有号量的限制。而普通门诊一般情况下是不限号的(知名大医院除外,最近同仁医院不限号,门诊都给挤爆)。
所以说普通门诊在大医院也是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的。可是,现在却说要被关掉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2.大医院取消普通门诊,因为“分级诊疗”
在2015年底公布的十三五规划建议里,医改方面明确指出,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优化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健全上下联动、衔接互补的医疗服务体系,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农村流动。
2015年9月,***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17年,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到2020年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
近日,据朋友圈流传出的信息,时任中华医学会会长陈竺在中华医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上的报告中提出,大医院普通门诊要逐步萎缩至消失,普通门诊资源回归中小医院至社区医院,下大决心把医疗卫生重点放到基层去,未来卫生工作主战场在基层和社区。
且此前,央视新闻也作出相关报道,为缓解看病难看病贵,国家将把更多的优质医疗资源和病人分流到基层。未来三级医院的普通门诊将逐步减少,甚至最后取消一般门诊服务。
有 专家认为,像郑大一附院这种“巨无霸”存在弊端。首先,大医院吸走了本应下沉基层的医疗人才,造成基层医护资源的稀缺和断层。其次,大医院吸走了基层医院 的病源。第三,大医院不自觉地垄断了医疗资源,导致新的“看病难”困境。第四,打乱了分级诊疗的节奏。第五,大医院忙于完成自身业务,无暇指导区域内其他 医院,影响了区域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
不管从哪方面看,本质上都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所以,分级诊疗不仅是政策的要求,十三五规划的目标,还是目前类似郑大一附院这种大医院的人满为患,基层医疗机构却没有用到实处的改革需要,也是未来医疗市场发展的需要。
3.未来,基层市场将成为新的发展重点
这一发展趋势,就是要改变现在被大家诟病的就医难、看病贵。在国外,一般是80%的医疗服务由基层提供,大医院仅提供20%.在我们国家,却倒了过来,80%的医疗服务由大医院提供,基层医疗成了配角中的配角。
如今,从政策到市场需求,由国家到地方,都在分级诊疗都进入实质性的阶段。未来,基层才是医疗服务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