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了固有免疫细胞γδT在人体大肠癌炎性微环境中具有的重要免疫抑制作用,并揭示了其作用网络及新机制。
这项研究为靶向γδT17细胞的肿瘤治疗及预后预测提供了可能性。
γδT细胞是一类分布于外周血及粘膜组织的非MHC限制性固有T淋巴细胞,是机体抵御疾病感染、肿瘤形成的重要细胞亚群。已发现γδT细胞的功能亚群异常与多种疾病相关,如IL-17分泌型γδT细胞与人炎症性肠病、银屑病、皮炎和肝炎等密切相关。迄今未见有关人体肿瘤γδT17细胞的研究报道。
研究团队利用人的大肠癌新鲜组织,通过原代细胞分离培养及多色流式细胞分析和分选等系列检测技术,发现了大肠癌组织中IL-17明显升高且主要来源于γδT17细胞,这与此前动物模型研究提出的Th17细胞不同,澄清了人体大肠癌IL-17的来源问题。进一步研究还显示,大肠癌组织上皮完整性破坏所导致的肠道细菌及其产物在侵入肿瘤组织后,可激活浸润炎症性树突细胞分泌IL-23,从而诱导γδT17细胞极化和异常增高;活化的γδT17细胞除分泌细胞因子IL-17外,还能分泌IL-8,TNF-α和GM-CSF.研究表明肿瘤组织内γδT17细胞数量越多,比例越高,则肿瘤恶性程度越高,临床预后越差。
肺癌已成为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别占比19.59%和24.87...[详细]
在我国,肺癌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首位,约为46.08/10万,占所有恶性肿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