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届联合国大会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高级别会议于19日~20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与会的193个会员国就非传染性疾病预防和控制问题举行为期2天的磋商,并通过关于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问题高级别会议政治宣言,呼吁联合国所有会员国和利益攸关方采取集体行动,加强合作,使不断趋升的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率、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控制。
非传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心血管病、糖尿病、癌症和慢性呼吸道疾病,通常称为慢性或生活方式相关疾病。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人类的头号死因。2008年,有3600万人死于非传染性疾病,占当年全球5700万死亡人数的63%。该组织预测,在下一个十年,全球死于非传染性疾病的人数将增加17%,而在非洲,这一数字将达到24%。预计到2030年,这类疾病每年将夺走5200万人的生命。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开幕式上说,这是继十年前联大艾滋病防控会议后,联合国历史上第二次就健康问题举行的高级别会议。潘基文说,非传染性疾病是发展的威胁,尤其对低收入人口来说,这类疾病将使他们深陷贫困泥沼,但并非不能预防。全社会应鼓励人们就保护身体健康作出明智选择,如加强运动、注意健康饮食、减少酒精摄入量、禁烟等,同时,还应加强环保, 以确保空气、水源、土地不受污染。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在开幕式上说,非传染性疾病的增多源于城市化及大量使用酒精、烟草和加工类食物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她强调,各国**应及时采取系统的措施应对非传染性疾病。
政治宣言说,各国**在应对非传染性疾病挑战方面应承担首要责任,社会所有部门都必须努力参与进来。宣言呼吁各国采取多部门、面向全民的干预措施,减少吸烟、不健康的饮食、缺乏锻炼和酗酒等因素的影响,创造并促进健康的环境。此外,要将加强非传染性疾病防止的政策和方针纳入各会员国的卫生规划进程和国家发展议程之中。各国应在加强立法、培训卫生人员、发展适当的保健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强国际合作。
最新!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增加到2023年的19....[详细]
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工作满25年且仍在岗的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满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