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赖仞团队与澳大利亚Glenn King教授团队合作,发现从中国金头蜈蚣中识别的抑制剂多肽具有比吗啡更强的镇痛作用。该研究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 .
蜈蚣常用于治疗中风和疼痛等疾病。赖仞团队对蜈蚣来源的活性多肽及其发挥药效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发现了一系列作用于离子通道的蜈蚣神经毒。
在此基础上,该研究团队与Glenn King团队合作,从中国金头蜈蚣中识别到专一的钠离子通道1.7(NaV1.7)亚型抑制剂多肽。该通道的选择性抑制剂几乎可用于各种疼痛的治疗,其高度选择性抑制剂是目前镇痛药物研发的热点。
科研人员发现,金头蜈蚣来源的该抑制剂多肽对NaV1.7具有高度选择性,对其他离子通道没有作用或作用很弱。通过小鼠镇痛动物模型研究表明,它具有比吗啡更强的镇痛作用。
肺癌已成为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别占比19.59%和24.87...[详细]
在我国,肺癌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首位,约为46.08/10万,占所有恶性肿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