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视角 > 人才与技术成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短板

人才与技术成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短板

2013-08-20 11:52 阅读:1443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任俊杰
[导读] 县级公立医院是"十二五"公立医院改革的突破口,肩负着"力争使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的目标。但在启动取消药品加成的改革以来,县级公立医院在应对医疗需求剧增的技术能力以及控制成本的管理能力方面,都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县级公立医院是"十二五"公立医院改革的突破口,肩负着"力争使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的目标。但在启动取消药品加成的改革以来,县级公立医院在应对医疗需求剧增的技术能力以及控制成本的管理能力方面,都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我们正在制定实施深化城乡医院对口支援2013-2015年工作规划。"8月16日,在医院论坛上,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赵明钢透露。

    经过对近一年半实践县级医院改革的总结,浙江省卫生厅副厅长马伟航指出,县级医院仍然面临着运营管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服务品牌等四个方面的挑战。

    其中,人才与技术已经成为县级公立医院公认的短板。而城乡医院对口支援的目的,正是要在学科技术等领域,对县级公立医院进行支援和建设,借助城市大医院的力量,短期内提升县级医院人员的技术水平。

    目前,对口支援主要是以行政手段推行。上海一家公立医院的院长表示,该院在接到对口支援的任务后,是以完成"**"的态度、不计成本、不取回报开展对县级医院的支援工作。

    但对公立医院而言,对口支援不仅增加支出,而且派出专家也将影响医院自身的业务。这对城市大医院参与支援的积极性有影响。

    目前,对口支援的效果却并不能让人满意。赵明钢指出,经过调研发现,有些医院从2008年开始接受对口支援,但5年过去了,支援专家走了之后,医院的技术水平没有发生本质的改变。"这主要是缺乏制度化的考核。"赵明钢说。

    赵明钢表示,未来将实施"双考核"制度,即既考核支援医院,又考核受支援医院。除此之外,支援方式也将变得更为具体,采取"以需定支"."卫计委正在委托学者研究,县医院要发挥它的功能定位,究竟需要掌握哪些学科的技能。"赵明钢说。

    按照卫生计生委的思路,对于县级医院需要加强的学科,省级卫计委门需要制定规划,一个学科一个学科地解决。赵明钢表示,希望通过3-5年的努力,使县级医院被支援的学科能够达到符合其功能定位的水准。

    上述院长认为,要保证对口支援有效开展,应建立一种能够使大医院和基层医院共赢的机制。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