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H7N9禽流感病毒研究是否毫无意义???

H7N9禽流感病毒研究是否毫无意义???

2013-08-20 10:50 阅读:2621 来源:lifeomics 责任编辑:任俊杰
[导读] 功能获得性研究工作(gain-of-function studies, GOF)真的毫无作用吗?批评者们认为,对H7N9禽流感病毒开展GOF研究毫无意义,并不能改善我们的防护措施(比如在中国大肆屠杀活禽的举动)。

    本周的《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杂志都发表了一封公开信,22位科研人员在信中联合阐明了他们的理由,决定开展一次有潜在危 险的H7N9禽流感病毒实验。在今年的早些时候,中国发现了H7N9禽流感病毒,很多科学家们都担心这种病毒会再次引发一场致命的全球大流感 (pandemic)。这些大部分都在受美国**资助的实验室里工作的科学家在信中也对安全和保卫工作提出了很多具体的警示,他们自己也都严格遵守这些规 则,以免实验室里的病毒发生泄漏,或者落入**的手中。在这封公开信中,美国卫生与国民服务部(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HHS)的官员们也写到,他们将对有潜在威胁的研究项目重新进行一次严格的审查。
 


    功能获得性研究工作(gain-of-function studies, GOF)真的毫无作用吗?批评者们认为,对H7N9禽流感病毒开展GOF研究毫无意义,并不能改善我们的防护措施(比如在中国大肆屠杀活禽的举动)。

    部分流感科学家们这一次希望事先做好准备,提前打好预防针,以免再来一次大耗元气的争论。

    据这封公开信的作者介绍,他们写这封信就是为了终结在2011年出现的那场全球大讨论,因为当时有研究人员对H5N1禽流感病毒进行了实验,培育出了能够在哺乳动物间(而不仅仅是禽类之间)直接传播的新型H5N1流感病毒,这一实验结果在全球引起了恐慌,结果使相关的研究工作暂停了一年多(Science, 22 June 2012, p. 1494)。批评者们认为,这样的研究对公众的安全造成了威胁,完全无视公众的利益,而且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其风险也是远远大于受益的。

    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Erasmus MC in Rotterdam, the Netherland)的病毒学家Ron Fouchier就是开展那次H5N1研究的科学家,当时他也是位于舆论风暴中心的焦点人物,同时也是这次这封公开信的发起人之一。他说道:"所以这一次我们会做好准备工作,在开展研究工作之前先确保公众能够理解我们的科研目的,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开展这项工作,也清楚我们将采取哪些安全措施,确保万无一失。"

    不过批评者们也不客气。"有关这次实验的科学论证工作非常薄弱,此次科研的价值也不明显。"美国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的感染性疾病专家,默克疫苗公司(Merck Vaccines)的前主席Adel A. F. Mahmoud直截了当地说道。"而且安保措施也不到位,其欠缺程度简直让人吃惊。"美国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 in Piscataway, New Jersey)的分子生物学家Richard Ebright也这样批评道。

    在开展病毒功能获得性研究工作(GOF)时,科研人员们都会使用好几种不同的技术赋予病毒新的特性,比如能够感染新的宿主,或者增强其空气传播能力等。这些研究工作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为什么禽流感病毒发生一个小小的突变就能够造成全球性的流感大爆发疫情,也有助于开发出更好的流感疫苗,同时也有助于完善流感的监测工作。但是很多人对此也持有异议,因为科研人员也总是会做一些和预想的情况完全不同的试验。

    上一次大讨论在2011年底彻底爆发,因为当时Fouchier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的病毒学家Yoshihiro Kawaoka分别向《科学》和《自然》杂志提交了他们各自关于H5N1禽流感病毒的研究论文,他们都发现H5N1禽流感病毒能够在哺乳动物间直接传播。可是美国**下属的美国生物安全科学咨询委员会(National Science Advisory Board for Biosecurity,NSABB)却建议这两家杂志社不要全文发表他们的论文,因为他们担心详细披露实验细节会给**提供方便。最终,NSABB也同意论文以全文形式发表,但是这些H5N1科研人员必须先公开声明,他们自愿暂停从事功能获得性的研究工作,而且美国**也为此新增了一些管理规定。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这些联名发表这封公开信的专家们认为,需要开展5个方向的研究工作,其中就包括对病毒的传播能力,以及耐药性方面的研究工作。为了尽可 能地降低风险,他们会在BSL 3+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即比3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防护等级还要略高一些的生物安全实验室)里开展工作,而且不会赋予病毒额外的功能。为了更进一步强调这些 研究工作的意义,他们还提醒到,当年引起广泛争议的H5N1病毒研究工作已经带来了回报,帮助科学家们发现了令人担忧的H7N9突变。

    不过最后这一点理由又再次引发了大量的批评。Mahmoud就评价说,发现这些突变并不能帮助我们判断H7N9病毒的风险。法国巴黎巴斯德研究所 (Institut Pasteur in Paris)的病毒学家Simon Wain-Hobson也认为:"这些突变并不能决定需要关闭中国的家禽市场。这些突变说明不了任何问题。"另外,批评者们也认为GOF研究并不能预测 H7N9病毒,或者其他病毒是否能够引发一场全球大流感。Mahmoud就表示:"这么说是非常可笑的。" Ebright也认为,这类研究应该加以限制,而且应该在4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里进行。

    所以在这一次的公开信中,作者们这样写到:"我们再也经受不起这样的折腾了。这种GOF实验非常重要,因为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H7N9禽流感病毒的风险, 做好准备工作,而且我们剩下的时间也已经不多了。"虽然最近没有新增H7N9病毒感染人的病例,但是该病毒已经杀死了43人,**感染了134人,所 以很多科学家都担心,这种病毒在今年的秋天会卷土重来。而且目前并没有针对这种病毒的疫苗。本周,有科学家在《英国医学杂志》(BMJ)上撰文报道了第一 例人传人的H7N9病例,被感染的父亲和他的成年女儿全都不幸逝世。

    随着科研人员们向他们最有可能争取到的"赞助商"--美国**(因为其他国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兴趣)正式提交了申请,这场争论也慢慢变得具体起来。HHS表示,他们将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来审议这份申请报告,其中就包括对病毒传播能力的研究项目。这个评审过程可能会非常的漫长,据Fouchier介绍,美国**还在审议他和Kawaoka在今年早些时候提出的申请,他们要求恢复对H5N1病毒的GOF研究工作。与此同时,包括位于中国哈尔滨市的中国国家禽流感参照实验室(China's National Avian Influenza Reference Laboratory in Harbin)主任Chen Hualan在内的一批知名的H7N9研究学者也表示,他们并没有计划开展类似的研究工作。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