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业交流 > 骨折导致的Andersson损害合并强制性脊柱炎案例记录

骨折导致的Andersson损害合并强制性脊柱炎案例记录

2023-03-20 15:26 阅读:8522 来源:爱爱医 作者:沈俭 责任编辑:柳叶弯刀
[导读] 强直性脊柱炎( ankylosing spondylitis , AS )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脊柱、胝骼关节和周围小关节,主要表现为疼痛、晨僵,严重者可发生畸形及强直,影响生活水平甚至致残。部分患者可出现破坏性的椎体和椎间盘,由 Andersson 于1937年首次报道并命名为 Andersson 损害( Andersson lesion , AL ),可以表现为椎体骨折合并终板炎、椎间盘炎或椎间盘变性,导致局部疼痛加重、后凸畸形,甚至形成假关节及不可逆性神经损害。

摘要:

强直性脊柱炎( ankylosing spondylitis , AS )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脊柱、胝骼关节和周围小关节,主要表现为疼痛、晨僵,严重者可发生畸形及强直,影响生活水平甚至致残。部分患者可出现破坏性的椎体和椎间盘,由 Andersson 1937年首次报道并命名为 Andersson 损害( Andersson lesion , AL ),可以表现为椎体骨折合并终板炎、椎间盘炎或椎间盘变性,导致局部疼痛加重、后凸畸形,甚至形成假关节及不可逆性神经损害。是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的 AS 晚期重要并发症之一,全球发生率为0.1%~28%之间。我们报道1例强直性脊柱炎合并 Andersson 损害,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和漏诊。

案例展示:

患者,男,62岁。2003年被诊断为 AS 。平时口服抗炎止痛药物,病情较为稳定。于202292日因"胸背部新发疼痛1,伴脚底踩棉花感3个月余"入院检查。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背部疼痛,活动后加剧,并伴有肋间隙胀痛感,休息后缓解,在当地医院予以口服止疼药、针灸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近期疼痛症状逐渐加重,3个月前出现脚底踩棉花感及间歇性破行。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门诊行胸椎 CT 检查后,以" Andersson 损害"收入我。入院后行 MRI 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年,常年口服硝苯地平控制血压,血压控制一般。35年前因"右上臂骨折"行手术治疗,现恢复尚可。无吸烟、饮酒史。无家族性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神志清楚,一般情况尚可。脊柱前屈、后伸及侧弯活动受限,胸腰段椎体棘突间压痛、叩击痛明显,椎旁肌痉挛。四肢浅感觉未查及明显异常。肌力、肌张力均正常,双侧膝腱反射减弱。指地距试验阳性,枕臂试验阳性

辅助检查:胸椎 CT 检查:1.符合强直性脊柱炎征象。2.胸椎骨质疏松, T T 骨折(图1E、图1F、图1G、图1H)MRI 检查:胸腰椎改变符合强直性脊柱炎。脊柱经 T - T 椎间隙及棘间韧带横行骨折,终板下异常信号( Andersson 病变)。同水平椎管狭窄,胸髓受压并缺血性改变(见图1B、图1C、图1D)。骨密度检测: T =-3.0。实验室检查人类白细胞抗原B27( HLA -B27)阳性。


诊断:强直性脊柱炎19年病史,疼痛性质由活动后缓解进展为休息后缓解的新发痛,伴棘突间压痛、叩击痛,且神经压迫症状明显。 CT MRI 影像学均提示 Andersson 病变征像。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评估及术中表现确诊为"Andersson 损害合并强直性脊柱炎"

鉴别诊断:(1)脊柱结核:临床症状主要为全身低毒感染症状,受累的椎间隙多狭窄且多伴有椎旁囊肿,但病灶很少累计后柱,实验室检查可见结核分枝杆菌。(2)脊柱肿瘤:发病症状类似广泛型 Andersson 损害,但其多数不累及椎间隙。必要时需行穿刺活检或术中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治疗及转归:入院后给予镇痛、神经营养等对症治疗,完成术前检查和准备后,在全麻下行后路胸腰椎切除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术中见黄韧带骨化,硬膜部分骨化,脊髓压迫严重,给予内固定后充分减压,脊髓膨起后行植骨融合。术中减压时硬膜有一小破口,给予修补。手术顺利。术中表现排除结核、脊柱肿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神经压迫症状缓解明显,继续给予抗炎对症支持治疗。术后下地活动良好,伤口愈合良好,疼痛症状缓解明显,复查 x 线片示内固定位置满意,治疗效果显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讨论:

Andersson 损害是 AS 患者一种常见并发症,受累部位多见于下颈椎、颈胸交界及胸腰段等应力集中的脊柱节段[],最常见于胸腰段,病因及发病机制存在争议。目前关于其病因学的理论主要有感染、炎症、创伤和应力性骨折等理论。

其中,在过去许多研究中[]的组织活检、细菌培养中均未提示感染,感染病因现已很少提及。且多数学者[]普遍接受 Andersson 损害的病变主要是由于无菌性炎症引起的。结合本例患者疾病特点,笔者推断其发病机制如下:由于炎症不断破坏脊柱结构,当脊柱大部分融合后,活动度大的节段还未融合或融合不足,导致局部稳定性降低。此时,本就局部应力最大的胸腰段的剪切和牵张力又大大增加,炎症在椎体骨损伤与修复过程刺激下不断加重,胸腰段稳定性持续降低,在长期慢性机械力量的作用下,发生了 MRI 可见的骨折线经胸腰段椎间隙累及后柱的广泛性病损。

回顾既往文献目前对于 AL 的分型大致分为3种,主要包括病损部位分型,损伤范围及不同病因分型。最早提出根据 x 线表现中的损伤范围将 AL 分为3类: I 类病损仅累及椎间盘﹣椎体的周围,无软骨终板覆盖的部位;II 类病损为中央部分损害,且累及软骨终板所覆盖处;III 类病损指椎体周用及中央广泛受到损伤。该分型对判断AL 的病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仅根据 X 线判分型,易产生误诊、漏诊。虽然有着诸多分型,但是, AS 患者中 Andersson 损害的误诊和漏诊并不罕见。主要由于 AS 合并 AL 病灶的症状不典型,常表现为类似 AS 常见的局部慢性背痛症状,极易导致临床医生和患者在出现新发疼痛或者症状加重时,忽视病情变化,错过疾病早期的最佳治疗时期[]。但 AS 患者较为典型的疼痛性质是静止时疼痛加重,活动时症状可缓解,本例患者是休息后症状缓解,两者有明显的不同。本文报告的患者以胸背部疼痛为首发临床表现,于外院就诊初期因诊断不明确,对症治疗效果不理想,出现神经压迫症状,因此早期明确诊断极其重要。

总结:

总之,AS出现腰背部疼痛加重或性质转变,应及时行MRI检查,尽早明确诊断。对于发生于下颈椎、颈胸交界及胸腰段的患者,建议积极行手术治疗,其中,前方椎间骨缺损、骨折移位不明显的AL患者,纯后路结合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可能是一种最优的选择。而且,随着全世界人口AS的罹患率不断增加,相应合并AL的患者也日益增多,有望进行各种不同术式之间大样本的随机试验对比,制定更加科学的有效的分型方法和创伤更小、效果更佳的治疗手段临床指南。

参考文献:

1.SieperJ , PoddubnyyD . Axial spondyloarthritis [ J ]. Lancet ,2017,390(10089):73-84.

2.AnderssonO . Rontgenbilden vid spondylarthritis ankylopoetica [ J ]. Nord Med Tidskr ,1937,14:2000-2002.

3.BronJL , De vriesMK , SniedersMN . Discovertebral ( Andersson ) lesions of the spine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 revisited [ J ]. Clin Rheumatol ,2009,28(8):883-892.

4.DaveBR , RamH , KrishnanA . Andersson lesion : arewemisdiagnosingit ?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clinico - radiological features and outcome of short segment fixation [ J ]. Eur Spine J ,2011,20(9):1503-1509.

5.Papaioannoul , PantazidouG , RepantisT . An infected Andersson lesion presented with incomplete paraplegia in a patient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 A unique case report with literature review [ J ]. Spinal Cord Ser Cases ,2022,8(1):73-.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