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截止目前尚未公布,很多企业都在焦急的等待中。按照相关规定,基本药物目录每三年调整一次,2009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公布时间为8月20日左右,今年到现在尚未公布。
自从2009年国家基本药物以制度出现之后,医院和患者对基本药物进行了重新认识并坚决的在执行。但是有业内人士称,因为中国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制度尚未成熟。上场比较仓促,导致很多方面问题不清楚。在实行的三年当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可执行中的困难。
业内人士总结了这三年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在执行中遇到的最关键的三大问题:
第一:“唯低价中标”的原则
低价固然对百姓是好事,承担的费用会很低,想法是很好的。可是在低价的背后会产生哪些后果呢?这些应该是这次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发布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前车之鉴:有些药企因为中标价格低,成本相对较高,没有利润或者利润很低,导致他们退出竞标行列,这其中不乏有很多有优质药品的企业。
就算企业中标之后,价格很低,如果没有利润很多药企是不会做的,就算做他们可能会降低成本来赚取利润,这样药物的药效得不到保证。
药企如果无利润消瘦或者低利润消瘦,那样成本很高,可能导致下次竞标就会直接退出,有可能这一种药品都会在医院消失,患者用药只能用相对价格更高的药品,对患者也是一种伤害。
“有时,企业很为难。像围城里的人———拼命想进、一旦进了又想退出。”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说,基本药物目录让一些企业很尴尬。
第二:生产成本与中标价格“倒挂”
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竞标价格一成不变,对药企来说是“伤不起”。企业是以盈利求生存,不能盈利怎么去生存呢?生存不下去怎么来生产药品来提供给医院,让百姓获益呢?
第三:积极性下降,药物时常断货
药物在中标之后价格是一定的,但是成本在长,包括原材料和运输成本,人力成本都要算在内,都在长。这样导致药品的整体成本比较高,甚者出现负盈利状态,这样,企业可能会采取一些措施,生产量限制或者配送时间和配送人员的限制。这样药品就可能不会及时到位,出现断货的现象,甚至会由于此种事件导致医患矛盾加大或者激化。
这三大问题应该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制度出台之后的最重要的三个问题,需要解决这三大问题,尚需政策调整和多方配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制度迟迟不公布或是需要更加详细的解决方案的出台。
最新!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增加到2023年的19....[详细]
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工作满25年且仍在岗的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满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