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药资讯 > 流感门诊超警戒线 广东多地为重灾区

流感门诊超警戒线 广东多地为重灾区

2012-03-20 09:36 阅读:804 来源:南方都市报 责任编辑:申琼鹤
[导读] 广东正进入流感高发季。不过全省流感发病不均衡,广、深、佛、莞、珠、湛及粤东等地是重灾区,梅州、河源、韶关、清远、肇庆、云浮相对较轻。省卫生厅称,目前主要以乙型流感为主,尚未有针对乙型流感的专门预警机制。 5-6月份达到最高峰 昨日,省疾控中心首

    广东正进入流感高发季。不过全省流感发病不均衡,广、深、佛、莞、珠、湛及粤东等地是重灾区,梅州、河源、韶关、清远、肇庆、云浮相对较轻。省卫生厅称,目前主要以乙型流感为主,尚未有针对乙型流感的专门预警机制。

    5-6月份达到最高峰

    昨日,省疾控中心首席专家、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所所长何剑峰表示,从现在开始,广东进入流感高发季节。"爬坡,正在走高,但尚未到达发病顶峰。预计5-6月份才达到最高峰。"

    据悉,现在已超过了流感警戒线。目前流感8成都是乙型流感,甲流占很小的部分,但是H 3N 2也多了起来,大概占7%.截至3月6日,今年全省累计报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12起,(去年同期报告7起),以B型流感为主。

    从全省来看,流感发病程度各不相同,广州、佛山、东莞、深圳、湛江以及粤东等一些地区都是"重灾区",梅州、河源、韶关、清远、肇庆、云浮相对较轻。

    佛山市卫计委门通报,据流感监测结果,前两月佛山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就诊比例已接近5%的警戒线,并在2月底正式突破5%,近三周均维持在5%以上的水平。

    "突破5%的警戒线意味着流感进入流行期,发病患者有一定数量的上升。"该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据悉,佛山将在3月底至4月初迎来流感高峰。

    不过,深圳疾病控制中心副主任马汉武表示,深圳的流感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流感出现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与往年持平,暂未达到警戒线。

    乙型流感疫情预警尚早

    马汉武称,流感病例数据的上升还是受天气变化影响。

    据悉,每年的3月份都是流感高发季节。深圳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方面发现,深圳目前的流感病例以乙型为主,甲型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最近随天气变化,深圳医院门诊流感样病人可能还在增加中,疾病控制部门将保持密切关注。

    而昨日,南都记者从佛山市内多家医院了解到,近期医院门诊方面,儿科感冒发烧患者明显增多,上周曾出现市内三家大医院由于人满为患而限号的情况。在佛山市一医院,该院儿科门诊爆棚,昨晨八点半,已被迫限号(也引导患者社区就诊)。

    按照传染病防止法,流行性感冒属于丙类传染病。疫情信息由省级卫计委门发布。传染病预警制度规定根据传染病发生、流行趋势的预测,及时发出传染病预警,根据情况予以公布。但是发布的时间间隔等并没有具体的规定。

    据悉,目前广东每月发布一次法定报告传染病。2009年甲流流行期,省卫生厅曾在一段时间内每星期发布一次疫情情况,甚至更短的时间也发布密集疫情情况。

    但昨日,广东省有关负责人表示,由于乙型流感不是甲流,一般流行起来情况不严重,所以广东还没有专门针对乙型流感制定应急预警机制。截至目前,广东今年还未出现乙型流感死亡病例。之前出现了几例重症病例,现在已经治愈。目前乙型流感流行程度还没有严重到要发布预警的地步。

    专家释疑


    回南天门窗紧闭易导致疫情暴发

    昨日,省疾控中心首席专家、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何剑峰称,每年流感季节,聚集性病例9成发生在学校。今年也不例外,几乎每月都有报告。

    而回南天又是呼吸道病毒传播的"好时机".因为人不开窗,空气不流通,是所有季节里空气流通最差的时段,所以呼吸道疾病发病增多。作为一名公共卫生专家,他调研就发现有学校因回南天门窗紧闭,也未安装排气扇,导致空气不流通,易导致流感聚集性暴发。

    何剑峰表示,事实上目前全省流感病人准确的数量并不清楚。因为临床医生很难分清哪个是流感病人哪个不是,鉴定出流感病人需要进行病毒分离,所以国际上流行的判断办法就是根据病人是否出现了流感症状来判断。中国也是这样。

    根据哨点医院的监测,广东的门诊流感样病例超过了5%就是超过了警戒线。

    老人小孩避免到公共场所

    老年人和儿童是流感高发人群,最好尽早接种疫苗以防流感;尽量避免到拥挤通风差的公共场所;家居和学校、公司等场所要注意保持良好通风;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注意合理饮食和充足休息;一旦出现发热及咳嗽咽喉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在家休息。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